放
言
简
振
之
(
其
一
)
不
忧
老
大
鬓
如
银
,
要
问
千
秋
以
后
身
。
欲
杀
埋
甘
青
冢
草
,
知
还
泛
共
绿
波
春
。
万
人
学
已
能
无
敌
,
四
壁
家
犹
未
是
贫
。
皓
月
当
天
天
不
语
,
悠
悠
可
有
意
中
人
。
抒情
励志
自然
景物
抒情
* 怀旧之情
* 意中人情怀
励志
* 人生哲理
* 劝勉自我/他人
自然
景物
* 写景
赏析
这首诗《放言简振之(其一)》由清代诗人李振钧所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与未来的深刻思考。首句“不忧老大鬓如银”,诗人以轻松的态度面对年华老去,不为白发而忧虑,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心境。接着,“要问千秋以后身”,则引出对时间长河中个人命运的深思,提出对身后事的疑问,表现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欲杀埋甘青冢草,知还泛共绿波春”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或理想追求者命运的感慨。青冢草象征着历史中的英雄或先贤,他们虽已逝去,但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如同春天的绿波一般,永远在人们心中流淌,永不消逝。“万人学已能无敌,四壁家犹未是贫”这两句,揭示了知识与智慧的力量,即使在物质贫乏的情况下,通过学习和智慧,也能达到无畏的状态。这里强调了精神财富的重要性,以及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最后,“皓月当天天不语,悠悠可有意中人”两句,以皓月比喻高尚的品德或理想,虽然天不语,但皓月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指引和力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伴侣或知己的期待,这种期待超越了言语,是一种心灵深处的共鸣。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历史、理想与爱情等多个主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考和情感世界。
猜您喜欢
吴醉亭谓余懒慢如嵇康以诗规劝叠韵为报
清·陈以豫
一枝暂借此栖身,为爱园亭少俗尘。对客嵇康生性懒,去官陶令不嫌贫。君能知我应规我,才本低人敢傲人。且脱貂裘来换酒,主宾同醉玉壶春。
岁暮杂感三首(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徐兆玮
朋社招邀酒满罂,云间日下旧知名。两行绛蜡呼卢雉,十斛明珠赠燕莺。歌席牢愁矜坐客,穷阎连蹇负前盟。自来材大难为用,何恤天池作黾声。
归自南都咏怀四十韵寄呈豫瞻铨部
明·黄淳耀
壮龄疏世务,早岁慕文章。跌宕三冬久,儃佪百亩荒。燃松明夜火,斫屧拓晨窗。未睹玄文就,空令白业妨。老亲怜疾病,良夜念行藏。劝勉趋场屋,支持裹糗粮。放船梅雨绿,问店麦秋黄。陵.....
登王氏承庆楼歌
明·刘崧
谁能白日骑鹤缑山头,谁能赤手钓鳌沧海陬。长空千里望不极,爱此江上缥缈之飞楼。楼成宛在河中洲,排轶雾雨盘深幽。后有白塘百叠之丹崖,前有石浦万丈之龙湫。炎霄飞雪洒栋藻,清晓落.....
旅怀
明·虞堪
野阁篝灯独夜时,苦愁风雨失归期。梦回蜀道关山险,行尽江南草木衰。纵酒为怜花落去,懒眠重恨月来迟。不知鸣凤飞何处,老却梧桐第一枝。
五月十八日陪同舍诸友游慈云寺
宋·赵鼎臣
室如蜗牛庐,气若炊饭甑。身无六尺长,当午意已病。今朝忽破颜,夥此佛宇盛。长廊引雄风,爽气回秋令。老僧喜客来,簟竹铺绿净。书生苦易足,妙兴发觞咏。枯棋响雷雹,新唱杂雅郑。放.....
寄倪元镇六首(其五)
元·王畦
种朮耕云不厌勤,林间著我作閒人。渔矶沙渚江洲上,极目天涯总是春。
登致爽阁观山用种字韵同赋一首
宋·郭印
群峰郁崔嵬,西北天壁竦。短松被南冈,发立何种种。中间一川平,楸枰界千陇。晨光霁雾搴,冥色寒烟重。幽人每登临,气与秋山耸。万象入嘲弄,敏思飞泉涌。嗟予老索寞,高躅难继踵。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