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
金
门
离
恨
织
。
翻
悔
似
曾
相
识
。
杨
柳
湾
头
无
消
息
。
惊
鸿
飞
去
急
。
望
断
绿
窗
无
色
。
空
忆
新
来
眠
食
。
愁
对
一
栏
花
影
侧
。
春
归
归
也
得
。
情感
离别
写景
春景
闺怨
咏物
怀旧
赏析
这首《谒金门》是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之痛与相思之情。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主人公在离别后对爱人的深切思念。“离恨织”,开篇即点明了主题——离别的痛苦如同织物般紧密缠绕心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接着,“翻悔似曾相识”一句,表达了对过去相遇的后悔,或许是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或是对未能珍惜过往的自责。“杨柳湾头无消息”,杨柳湾头本应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地方,但此时却因爱人音讯全无而显得寂寥与失落。这一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映射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等待的煎熬。“惊鸿飞去急”,“惊鸿”常用来比喻美人的身影或美好的事物突然消失,这里形容爱人的离去如鸿雁般迅速,突出了离别的突然与不舍。同时,“急”字强调了主人公内心的急切与不安。“望断绿窗无色”,“绿窗”象征着爱人的居所,而“无色”则暗示了主人公对爱人的思念已深到极致,连想象中的绿窗都失去了色彩。这句表达了主人公对爱人的深深思念与渴望相见的心情。“空忆新来眠食”,“空忆”表明了回忆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主人公也难以摆脱对爱人的思念,甚至在饮食之间都能感受到这份思念的存在。这句体现了思念的无处不在,以及它对生活的影响。“愁对一栏花影侧”,“愁对”直接点明了主人公面对花影时的愁绪,花影的美丽与主人公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思念与离别的哀愁氛围。同时,“侧”字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凝视花影时的姿态,表现了他内心的专注与深情。“春归归也得”,结尾处,春天的回归似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但对主人公而言,春天的归来并不能带来爱人的归来,反而可能加剧了对失去的哀伤与无奈。这句话既是对季节更替的自然描述,也是对人生无常、爱情不可逆转的感慨。整体来看,《谒金门》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和情感的细腻描绘,深刻地展现了离别之痛与相思之情,表达了主人公在面对爱情失去后的复杂心情和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