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
奴
娇
天
丁
震
怒
,
掀
翻
银
海
,
散
乱
珠
箔
。
六
出
奇
花
飞
滚
滚
,
平
填
了
山
中
丘
壑
。
皓
虎
颠
狂
,
素
麟
猖
獗
,
掣
断
珍
珠
索
。
玉
龙
酣
战
,
鳞
甲
满
天
飘
落
。
谁
念
万
里
关
山
,
征
夫
僵
立
,
缟
带
沾
旗
脚
。
色
映
戈
矛
,
光
摇
剑
戟
,
杀
气
横
戎
幕
。
貔
虎
豪
雄
,
偏
裨
英
勇
,
共
与
谈
兵
略
。
须
拼
一
醉
,
看
取
碧
空
寥
廓
。
豪放词
边塞词
写景词
战争词
山水词
咏物词
译文
雪啊,仿佛天兵天将挟着巨怒,将那银子铺成的大海掀翻,将那珍珠缀成的帘子拆散打乱。六角形的雪花滚滚飞舞,把那山中的丘壑起伏填成一片平坦。这雪又像癫狂不已的白虎,以及猖獗横行的白麒麟,一齐扯断了珍珠绳索。还宛如鏖战的玉龙,打得鳞甲满天飘散。
谁曾想起那雄关山岭上,将士在寒风中伫立,雪白的衣带紧粘着战旗的一角。戈矛泛着炫目的颜色,剑戟摇曳着凛冽的寒光,军帐中腾腾杀气萦绕。兵士们如貔虎野兽般雄壮,将佐们个个英勇,都在一起论略谈韬。此情此景下,应当一醉方休,用醉眼看那一片宽旷的碧空高高。
赏析
这首元代完颜亮的《念奴娇》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雪景和战争场面。开篇以天神“天丁”发怒,比喻暴风雪的来临,银海翻腾,珠箔散乱,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大雪覆盖山川的壮观景象。接下来,“六出奇花”形容雪花纷飞,填满了山中的沟壑,犹如猛兽般狂舞的“皓虎”和“素麟”,以及被扯断的“真珠索”,象征着雪势之猛烈。词中转而写到征夫在严寒中坚守边关,他们的身影映衬在兵器上,增添了肃杀之气。雪光剑影中弥漫的杀气,显示出战争的紧张气氛。随后,作者赞美将领们的英勇无畏,他们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战略智谋超群,不拘泥于常规战术。最后,词人借酒浇愁,表达对广阔天空的向往,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越战争的宁静和自由。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雪为背景,寓言战争,表达了作者对于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对于战争残酷现实的反思。
猜您喜欢
马伏波聚米为山谷二首(其二)
清·王家枚
河山争战阅兴亡,策敌谁如马援长。擘画兵机娴借箸,指陈虏势易探囊。秦关渺小如沧粟,蜀道崎岖转峙粮。斗大西城危釜底,潜师早已度陈仓。
题剑江姚叔宏吟卷三首(其一)
宋·萧立之
宝剑能神双玉龙,地灵人亦万夫雄。千年紫气不消歇,吐向笔头生白虹。
贺新郎·寿刘宰
唐末宋初·无名氏
四海文章伯。自雪堂人老,有谁当得。馀子纷纷何足数,除是壶中仙客。况夺得、秋光清彻。笔下诗成愁鬼魅,更千军、侍帐看飞檄。须信道,万人杰。胸襟浩荡乾坤窄。向楼东吟笑,壮心谁识.....
点绛唇
清末近现代初·郑元昭
别馆阴阴,燕莺不到闲朱户。垂杨无语。镇日纷飞絮。绝好帘栊,不放离愁去。休延伫。片帆何处。凝目天涯树。
念奴娇·十六夜对月读湖海楼词辄题其后
清·周星誉
髯乎堪恨,占词名一代,竟无其匹。早岁红牙添韵事,传唱六宫都彻。宰相衣冠,党人子弟,老作梁园客。功名五十,马周久已白头。知否二百年来,替人属我,来与公争席。自写江南肠断句,.....
晋书十二首(其二)明帝
明·郑学醇
于湖一望贼营连,疋马遥挥七宝鞭。胜算自能消跋扈,太宁江表中兴年。
金缕曲·示七泉
清末近现代初·袁克文
眼底无馀子。任峨峨、雄冠剑佩,望之非似。虎帐销沈英雄气,胠箧穿窬流耳。遍鼙鼓、哀鸿千里。天下都无干净土,笑鸡虫蛮触纷如此。荣与辱,一弹指。中原立马情何止?且休论、重瞳项羽.....
沁园春(其一)降魔立治
宋·张继先
劫运将新,天书降恩,圣师命魔。正阴阳错忤,鬼神淆混,依凭城市,绵亘山河。杀气闭空,阴容夺昼,万姓罹殃日已多。青城上,见琉璃高座,忽起巍峨。群妖忿怒扬戈。竞奔走、攻山若舞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