槿
饿
绿
写景
咏物
写花
情感
思乡
闺怨
赞美
山水
田园
写玉兰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盛开的玉兰花下饮酒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疏筠抱廊蛎墙窄”描绘了环境的幽静,“瑶柯一仞春鸾巢”则展现了玉兰花的高洁与生机,“主人心情颇不俗,手拭洼尊泻明醁”则体现了诗人的雅致与闲适。诗中还穿插了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与感慨,如“昨日湖上游荒园”、“槿叶篱阴坐扪虱”,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叹,“冶思不受艳阳眷,卓家小女愁白头”。这些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最后,“醉横吾眼城芜夕,绿地飘花渐堆积。蝴蝶欲睡乌欲醒,为倩蟾蜍照娟魄”几句,以夕阳、绿叶、飘落的花瓣、沉睡的蝴蝶和即将苏醒的乌鸦等元素,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姚燮

3925首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