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
山
亭
钟
响
破
群
冥
,
凌
寒
倚
晓
亭
。
冰
华
浮
旭
白
,
天
色
带
霜
青
。
物
敛
气
归
肃
,
人
劳
梦
易
醒
。
我
愁
歌
黄
竹
,
潭
上
老
龙
听
。
写景
抒情
季节
冬天
自然现象
霜
怀古
地点
镇山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在镇山亭所见的冬日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愁绪。首联“钟响破群冥,凌寒倚晓亭”以钟声打破黎明前的黑暗,诗人独立于晨寒中的亭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颔联“冰华浮旭白,天色带霜青”通过“冰华”、“旭白”和“霜青”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冬日早晨的景色,冰面反射着晨光,呈现出一片洁白,天空则因霜冻而显得深青。颈联“物敛气归肃,人劳梦易醒”转而描写自然界和人的状态,万物在寒冷中收敛气息,显得肃穆,人的劳作使得梦境容易醒来,暗示了诗人可能经历了夜晚的劳顿或思绪纷扰。尾联“我愁歌黄竹,潭上老龙听”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他唱起了《黄竹》之歌,这是一首哀怨的歌曲,表达了对某种失去或遗憾的感慨,想象中潭上的老龙也在倾听,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和意境的深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姚燮
3925首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山中冬夜
唐·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