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赞颂
山水
皇家
节气
典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充满了对皇权与国运的颂扬。诗中的语言华丽、意境辽阔,反映出作者对于国家繁荣昌盛和天人合一的美好愿景。“皇穹锡瑞,帝业愈蕃昌”表达了对皇家福祉无边和国力的强大有序发展的希望。"会万玉来王"则显示了天下臣民归顺于中央王朝的景象,充满着祥瑞之气。“名山珍馆神游接,实信降云房”这一句,通过对名山美好的描绘,以及神仙降临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与神灵交融的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一种祈求神灵庇佑的愿望。“卜兹显位严坛墠,奕奕睹辉光”则描绘了祭祀场地的庄重与神圣,以及祭典中所展现的威仪和光芒。接下来的“精衷昭格灵心答,天历保无疆”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于皇权永续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祝愿。"皇家立极,炎德赫中区。执契应萝图"这几句强调了皇家的尊贵地位以及皇帝德行的广大与深远,并通过“执契”来象征着对天命的遵循和承诺。随后的“文章焕烂垂星斗,威略定方隅”则是对皇权之下文治武功的赞美,展现了国家在文化与军事上的辉煌成就。"丹扉翠巘锡灵符。瑞物纪神输"通过描写宫殿门扉和宝物的精致,以及各种祥瑞之物的记录,进一步强化了对皇权神圣不可侵犯的信仰。最后,“紫坛大报陈昭配,福庆降清都”则是对祭祀活动中所求得福佑与吉祥降临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国家和平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华丽的辞藻,塑造了一个理想中的盛世图景,其中皇权是至高无上的,而祭祀则是连接天人、求得福佑与祥瑞的重要途径。

猜您喜欢

送郑端公
唐·方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