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寿

寿
寿
离别
祝寿
赞美
祝颂
历史
怀念
山水
咏志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醉蓬莱·寿别制垣》。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赞美之情。“问江东父老,十数年来,谁为安石。”这两句开篇提问,通过历史的长河,询问在过去的岁月里,有谁能像古时的贤臣一样,为国家立下不朽的功业。这里的“安石”指的是传说中的忠诚之士,象征着坚定和可靠。“万里鲸波,一柱独山立。”接下来两句描绘了一种壮丽的景象,似乎在赞叹某人或某物如同一座巍峨的高山,即使是在汹涌澎湃的大浪中,也能屹立不倒,显示出其坚不可摧的气势。“汉橐班高,郢斤名重,喜动旌旗色。”这里提及了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和事迹,借以表达对友人的崇高评价。汉橐指的是古代将领的旗帜,班高则是著名的勇士,郢斤则是一种象征着权力与力量的兵器。这几句通过历史上的伟人和物象,强调了友人在诗人心中的崇高地位。“虎踞龙盘,有人于此,千载犹昔。”这两句则描写了一种威武雄壮的场景,似乎是在赞美某个地方或人物,如同古代传说中的猛兽和神物般存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好是元戎,护寒旧手,到处人传,争道公别。”这里则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人们对于这位英雄人物的广泛赞誉。元戎可能指的是某种军队或卫士,而护寒旧手,则表现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视与怀念。“办取风樯,指顾定南北。”这一句则似乎是在描绘友人行走江湖、决断自如的一种英姿飒爽。风樯可能是古代兵器或车辆上的装饰,而指顾定南北,则表现出一种对方向和方位的掌控。“只恐为霖,玉麟堂小,留不住台席。”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担忧,即朋友的才华如同大雨一般难以承受,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希望能够留住友人的愿望。玉麟堂可能是某个具体的地方,而台席则象征着官职和地位。“一片仁心,寿身寿国,与同箕翼。”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祝福之情,以及希望通过共同的心志来维系彼此之间的关系。箕翼可能指的是古代车辆的一部分,这里则象征着共同前行。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以历史和传说中的伟大人物为镜鉴,赞美了一位英雄人物的英勇气概、坚定立场以及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思念与不舍之情。

李曾伯

788首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您喜欢

寿邃庵杨阁老七十
明·潘希曾
黄阁归来近十霜,稀年方进九霞觞。未应宰相山中久,已觉神仙世外长。笔底丝纶留禁署,胸中兵甲在遐方。梅花时节诗兼酒,江上重开绿野堂。
寄题陈中翰帆园
明·伍瑞隆
百尺楼头梦不同,聊将丘壑付途穷。高悬虞夏商周席,坐待东西南北风。自觉江湖归枕簟,未烦舟楫到方蓬。蕙兰九畹人如玉,只在孤帆一片中。
新河戚武毅公祠
清·戚学标
谭守先闻武略垂,将军决策较神奇。顿教案堵民如故,不使沈舟贼得知。极浦鸳鸯迷古阵,高城燕雀集空祠。角巾徒步吴门日,愁绝烧荒部曲诗。
送南阳李太傅(其一)
宋·王禹偁
两朝黄阁预弥纶,又策春坊第一勋。僧塔旧题前进士,斋坛新拜上将军。马衔金勒冲微雪,雁避红旌入断云。还似徐州张仆射,御诗相送四方闻。
林囧卿过访作
明·胡应麟
一别钱塘梦未回,朱明云色几含杯。旌移合浦风前叶,传拥罗浮雪后梅。建礼含香清跸近,甘泉司仆紫泥催。三千騋牝驰金埒,倘许飞黄托乘陪。
分题得卞将军庙送李应祯中书
明·吴希贤
清溪兵合战尘昏,此日台城厌楚氛。一代风波成逆节,万年忠荩说将军。精魂夜雨归何处,古庙春苔掩夕曛。明到石头拜遗像,泽兰汀芷有馀芬。
送王指挥还京
明·解缙
共在红云侍禁闱,经年离别思依依。愁冲毒雾湘南去,荣捧天书日下归。焦尾素琴重拂拭,黄金锁甲旧光辉。青春入奏随冠冕,一片丹心对紫薇。
赋得送人自阙下还吴
宋·释智圆
莼羹鲈脍美,张翰忽思归。烟水东南阔,风帆旦夕飞。静吟新月正,闲望旧山微。独羡长江上,遗名掩竹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