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
奴
娇
·
莫
愁
湖
鸳
鸯
二
字
,
是
红
闺
佳
话
,
然
乎
否
否
?
多
少
英
雄
儿
女
态
,
酿
出
祸
胎
冤
薮
。
前
殿
金
莲
,
后
庭
玉
树
,
风
雨
催
残
骤
。
卢
家
何
幸
,
一
歌
一
曲
长
久
!
即
今
湖
柳
如
烟
,
湖
云
似
梦
,
湖
浪
浓
于
酒
。
山
下
藤
萝
飘
翠
带
,
隔
水
残
霞
舞
袖
。
桃
叶
身
微
,
莫
愁
家
小
,
翻
借
词
人
口
。
风
流
何
罪
?
无
荣
无
辱
无
咎
。
山水写景
抒情怀古
莫愁情怀
地点
莫愁湖
写水
赏析
这首《念奴娇·莫愁湖》是清代诗人郑燮的作品,以鸳鸯为引,描绘了一幅红闺佳话之外的别样景象。词中通过鸳鸯引发对英雄儿女情感纠葛的联想,暗示了爱情与悲剧的交织,如金莲、玉树象征宫廷繁华,却难逃风雨摧残的命运。“卢家何幸,一歌一曲长久”暗指卢家女子(如莫愁)因歌声流传而得以幸免于难,与湖光山色形成对比,展现出湖景的宁静与永恒。接下来,词人以湖景比喻醉人的生活,湖柳、湖云、湖浪皆如梦境般迷人,而山下的藤萝和隔水的残霞则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桃叶身微,莫愁家小,翻借词人口”借桃叶和莫愁的故事,表达对弱女子命运的关注,她们虽微小,但情感深沉,被词人赋予了深情的笔触。最后,词人以“风流何罪?无荣无辱无咎”收束,表达了对风流韵事的宽容和对无过无咎生活的向往,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评价的豁达态度。整首词情感丰富,寓言性强,展现了郑燮独特的艺术风格。
郑燮
78首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书画家、文学家。
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
猜您喜欢
过金绳庵
明·梁宪
唤艇连烟渡,沿香到藕塘。隔桥花隐寺,傍水竹为墙。地僻人家远,天空鸟道长。何时戎马息,时过共徜徉。
江上答崔宣城
唐·李白
太华三芙蓉,明星玉女峰。寻仙下西岳,陶令忽相逢。问我将何事,湍波历几重。貂裘非季子,鹤氅似王恭。谬忝燕台召,而陪郭隗踪。水流知入海,云去或从龙。树绕芦洲月,山鸣鹊镇钟。还.....
舟次采石过山寺及登蛾眉亭
明·李裕
驿楼当午停官棹,寺隐深林试一过。僧梵杳闻来上界,淮云遥望度新河。蛾眉亭下生青草,牛渚矶头漾绿波。一自骑鲸上天去,钓船空载月明多。
希大司马扈驾至淮安便道过江访余石淙精舍感今忆昔口占一首
明·杨一清
停云回首意如何,杨子江头一棹过。老去多情怜水石,闲来开眼看风波。门墙旧侣雕应尽,灯火通宵话转多。更约扁舟和月宿,荻花深处听渔歌。
炼药洲与郑君熙醉题石上
明·葛一龙
仙翁炼药处,荒草没为洲。一点水心绿,客眠如白鸥。今年太湖浅,添却几弓阔。只恐麻姑来,愁与人烟接。
洪都病中梦与太白同登峨嵋亭有赋
宋·吴泳
翠浮天宇两眉修,不著尘寰半点愁。锦袍仙人去不返,乘月忽作斯亭游。月悬水底不受捉,牛渚矶翻酒星落。气涌如山白浪掀,声悲动地终风作。我思吊古登翠微,点检旧题无白诗。生平白眼睨.....
游四祖寺
明·皇甫汸
谈经闻四祖,结宇在双峰。玄籥留真偈,冥筌出慧宗。招提悬白马,栏榥架青龙。泉落时浮钵,山深午罢钟。金河遥證果,石径悉盘松。屐往香泥印,衣归宝雾封。同兹探象教,一为谢尘踪。独.....
再过霍州
明·韩邦奇
此地吾尝治,风尘几度游。道随汾水折,云拥霍山浮。昔往黄梅雨,今来白雁秋。萍踪倦行役,何处是沧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