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都
病
中
梦
与
太
白
同
登
峨
嵋
亭
有
赋
翠
浮
天
宇
两
眉
修
,
不
著
尘
寰
半
点
愁
。
锦
袍
仙
人
去
不
返
,
乘
月
忽
作
斯
亭
游
。
月
悬
水
底
不
受
捉
,
牛
渚
矶
翻
酒
星
落
。
气
涌
如
山
白
浪
掀
,
声
悲
动
地
终
风
作
。
我
思
吊
古
登
翠
微
,
点
检
旧
题
无
白
诗
。
生
平
白
眼
睨
力
士
,
焉
肯
妩
媚
歌
峨
嵋
。
杨
林
渡
头
采
石
口
,
一
处
风
寒
几
兵
守
。
寄
语
中
流
把
柁
翁
,
莫
使
江
山
落
人
手
。
山水写景
历史怀古
咏物抒情
梦境记事
地点
写水
赞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开篇“翠浮天宇两眉修,不著尘寰半点愁”表明诗人心态澄清,无忧无虑,仿佛仙人般高洁脱俗。接着“锦袍仙人去不返,乘月忽作斯亭游”则描绘了一种仙界的意境,诗人似乎随着那位不再返回的人物,一起乘坐明亮的月亮到达了某个亭子。在“月悬水底不受捉,牛渚矶翻酒星落”中,月亮被描绘成悬挂在水面之下,不为世俗所束缚,而牛渚矶则是江边的险峻岩石,此处形容了一种自然界的壮丽景象。紧接着“气涌如山白浪掀,声悲动地终风作”则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感受和描绘。中间部分“我思吊古登翠微,点检旧题无白诗”表明诗人怀念古代,同时也在思考和评论过往的文学作品,没有留下空洞的言辞。此处“生平白眼睨力士,焉肯妩媚歌峨嵋”则表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不愿意去描绘那些柔弱、矫揉造作的山水之美。最后,“杨林渡头采石口,一处风寒几兵守”可能是在描述某个具体的地理环境,传递了一种冷清和坚守的情感。而“寄语中流把柁翁,莫使江山落人手”则是对未来的一种嘱咐,希望那些珍贵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不要被世间的争斗所玷污。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过往文学作品的思考,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俗、崇尚高洁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同时也透露出对于保持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不被破坏的一种关切。
吴泳
318首
生卒年均,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您喜欢
江上答崔宣城
唐·李白
太华三芙蓉,明星玉女峰。寻仙下西岳,陶令忽相逢。问我将何事,湍波历几重。貂裘非季子,鹤氅似王恭。谬忝燕台召,而陪郭隗踪。水流知入海,云去或从龙。树绕芦洲月,山鸣鹊镇钟。还.....
舟次采石过山寺及登蛾眉亭
明·李裕
驿楼当午停官棹,寺隐深林试一过。僧梵杳闻来上界,淮云遥望度新河。蛾眉亭下生青草,牛渚矶头漾绿波。一自骑鲸上天去,钓船空载月明多。
渔家傲·江行阻风
宋·胡舜陟
几日北风江海立。千车万马鏖声急。短棹峭寒欺酒力。飞雨息。琼花细细穿窗隙。我本绿蓑青箬笠。浮家泛宅烟波逸。渚鹭沙鸥多旧识。行未得。高歌与尔相寻觅。
希大司马扈驾至淮安便道过江访余石淙精舍感今忆昔口占一首
明·杨一清
停云回首意如何,杨子江头一棹过。老去多情怜水石,闲来开眼看风波。门墙旧侣雕应尽,灯火通宵话转多。更约扁舟和月宿,荻花深处听渔歌。
移司道中四绝(其一)
宋·郑刚中
危梯破雪入河池,今日还辕岁一期。道是得归元未是,却移边角利州吹。
游虎丘借前韵
宋·朱长文
一丘虽小势巉然,自古登临历几贤。门惹白云常尽日,地藏灵剑不知年。清欢相与随双旆,幽趣谁能解七弦。每月来游存故事,郡中依旧有诗仙。
念奴娇·莫愁湖
清·郑燮
鸳鸯二字,是红闺佳话,然乎否否?多少英雄儿女态,酿出祸胎冤薮。前殿金莲,后庭玉树,风雨催残骤。卢家何幸,一歌一曲长久!即今湖柳如烟,湖云似梦,湖浪浓于酒。山下藤萝飘翠带,.....
炼药洲与郑君熙醉题石上
明·葛一龙
仙翁炼药处,荒草没为洲。一点水心绿,客眠如白鸥。今年太湖浅,添却几弓阔。只恐麻姑来,愁与人烟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