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山水
咏物
写雨
秋节
节气
秋雨
赞美
写景抒情

赏析

这首《秋雨叹》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连续不断的秋雨给大地带来的深刻影响。开篇“去年秋雨苦淋沥,今年淋沥更无敌”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今年秋雨之猛烈,超出了往年的程度。接着,“自从初一涨潦河,至于初七声逾激”描述了雨水自月初开始上涨,直至初七时水势更加汹涌的情景。“浸淫若遣太华崩,轰豗岂但平川汩”两句,进一步夸张地形容了雨水之大,仿佛连巍峨的华山都能被淹没,不仅仅是平地河流受阻。这种夸张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百谷腐烂莎草长,惟有芙蓉水中直”则转向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通过“百谷腐烂”与“莎草长”、“芙蓉水中直”的对比,展现了秋雨对农作物的破坏以及对某些植物生长的影响,尤其是芙蓉在水中依然挺立的姿态,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连续秋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现象的壮观与破坏力,也蕴含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思考和对生命力坚韧不拔的赞美。

康海

227首
沜东渔父。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名列瑾党而免官。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