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咏物
动物
民谣
节日
七夕节
季节
夏至
气候
写雨
山水

赏析

这首诗名为《邛竹枝》,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幽深的山中景象。竹林生长在古老的祠堂旁,峭壁陡立,鹧鸪鸟的啼声回荡在其中,增添了空寂与自然的韵味。连续的朝雨和暮雨仿佛象征着时光的流转,不知那传说中的神女何时才会再次归来。诗人通过这样的画面,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古老传说和时光流逝的感慨。相比之下,《潇湘神(其二)》是毛奇龄的清代作品,虽然没有直接给出诗句,但从题目可以推测,它可能与湘水或湘妃一类的潇湘神话有关,情感或景色上可能会更加侧重于湘水的神秘与女性美,以及历史文化的怀旧之情。毛奇龄的诗作通常富含哲理,可能会有更深沉的思考和意象。

毛奇龄

401首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杭州)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
雨中渡扬子江见海怪出没
元·尹廷高
吴头楚尾天一隅,长江浩淼云模糊。中流风急浪花涌,船头黄帽惊相呼。蜿蜒海怪互出没,踊跃与我为先驱。神闲意定若无见,自笑胆气由来粗。江神雅识诗客意,故尔献状聊相娱。岸旁青帘酒.....
枯荷
宋·许棐
万柄绿荷衰飒尽,雨中无可盖眠鸥。当时乍叠青钱满,肯信池塘有暮秋。
题云村笠雨图
明·陈鉴(用明)
龙眠画里原曾识,天只峰前得载看。采药归来春雨歇,苍厓照影夕阳寒。
听转庵弹琴
宋·许及之
竞春人去客苔侵,喜对安仁理玉琴。百尺游丝非助我,一声啼鴂是知音。湘桃作意红兼白,碧柳随宜浅更深。昨日胭脂今日雪,可怜墙角两来禽。
喜雨诗
南北朝·鲍照
营社达群阴,屯云掩积阳。河井起龙蒸,日魄敛游光。族云飞泉室,震风沈羽乡。升雰浃地维,倾润泻天潢。平洒周海岳,曲潦溢川庄。惊雷鸣桂渚,回涓流玉堂。珍木抽翠条,炎卉濯朱芳。关.....
春日有作
宋·朱淑真
景近清明节,垂杨翠缕长。塞鸿归朔漠,海燕度潇湘。花丽繁争锦,莺娇巧转簧。西园正明媚,收拾入吟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