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闺怨
春天
写花
桃花
婉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凄清、物是人非的意境。"桃花萼"一词便设定了整个场景,桃花在雨水的滋润下更加鲜艳,但东风却带来了不适,使得花朵变得参差不齐。这既象征着自然界的无常,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忧虑。"长亭无寐,短书难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以及想要传达这种情感却又感到困难的情境。这里的"长亭"往往出现在古代行旅中,是停留和眺望的地方,而"无寐"则意味着无法安心休息;"短书"通常是指简短的信函或书信,而"难托"则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文字传递情感却又感到艰难。"征衫辜负深闺约"一句中,"征衫"指的是军旅生活中的衣物,"辜负"意味着背弃或未能如期履行,而"深闺约"则是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和承诺。这里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于过去承诺的牵挂与内疚。"禁烟时候春罗薄"一句,"禁烟"可能指的是天气变化使得烟雾难以升散,而"时候"则是时间的流逝,"春罗薄"则形容春天的细雨纷纷,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最后,"多应消瘦,可忺梳掠"一句中,"多应"可能是指外界的种种诱惑或要求,而"消瘦"则形容心中的忧虑与哀愁对身心所造成的影响;"可忺"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状态的感慨和无奈,"梳掠"则是梳理头发的一种动作,常用来比喻整顿内心世界或情绪。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和内心的忧虑。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篇表达个人情感与历史时刻交织的佳作。

张元干

422首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