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夜
集
岳
阳
楼
霜
华
湖
影
两
漫
漫
,
云
外
清
酣
共
倚
栏
。
风
急
楼
台
摇
蜃
气
,
浪
消
星
斗
在
银
盘
。
岧
峣
上
接
三
天
近
,
浩
淼
平
吞
七
泽
宽
。
半
夜
月
明
闻
鼓
瑟
,
湘
妃
眉
黛
卷
帘
看
。
地点
岳阳楼
写景
冬天的景象
赞颂
咏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岳阳楼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面、云层、风浪与星辰的和谐交融,以及夜晚楼阁的静谧与神秘。首句“霜华湖影两漫漫”描绘了湖面上霜华与湖影交织的广阔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云外清酣共倚栏”一句,将人带入到云层之上,与自然融为一体,体验一种超脱尘世的清逸之感。“风急楼台摇蜃气,浪消星斗在银盘”两句,通过风急与蜃气的动态对比,以及浪消与星斗的静态映照,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和谐。这里,“蜃气”指的是海市蜃楼,是自然界的一种光学现象,诗人借此描绘了岳阳楼在风中摇曳,仿佛与海市蜃楼相呼应的场景;而“浪消星斗在银盘”则形象地描述了波浪退去后,星空倒映在平静的湖面上,如同银盘盛放着璀璨星辰的画面。“岧峣上接三天近,浩淼平吞七泽宽”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岳阳楼置于更高的空间维度,与天空相连,仿佛能触及“三天”(古人传说中的天界),同时又包容了广阔的水域,展现出岳阳楼所在之地的辽阔与深邃。这种对空间的宏大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宇宙奥秘的向往。最后,“半夜月明闻鼓瑟,湘妃眉黛卷帘看”以深夜月明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湘妃(古代传说中的女神)在月光下轻抚琴瑟,卷起窗帘欣赏美景的画面。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作的浪漫色彩,也赋予了作品以情感的深度,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诗意之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宇宙奥秘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猜您喜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雷州雷祖庙联
清·徐琪
为一世振聩觉聋,蹈厉无前,鼓荡烟霾走精锐;愿四海祥风膏雨,威棱不露,弥纶天地养和平。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