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礼
颂德
赞美
情感
秋节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余靖创作的《享庙诗》。从诗中可以看出,余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先祖的怀念和崇敬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视。"祼献遵彝典,时思展圣谟",开篇便是对古代圣贤礼仪的追思与模仿,其中“祼”字表明了祭祀活动,“遵彝典”则指的是遵循古代的礼制来进行祭祀。诗人时刻思考如何传承先辈的智慧和教诲。"猗那百世祀,孝爱万邦孚"表达了对远古时代圣贤长久而深远的祭祀之意,以及这种祭祀活动所体现出的孝道与博爱,这里的“孚”字有普及众生的含义。"礼盛郊丘配,感因霜露濡"则描绘了祭祀时节的庄严氛围和自然界对此种文化行为的回应。诗人通过“郊丘”的景象来表达对传统礼仪的尊崇,以及这种活动所引发的情感共鸣。"承祧光德劭,进册报仁劬"中,“承祧”意味着继承祖先之德,而“光德”则是指祖先德泽的光大无边。诗人表达了对先辈德政的继承与发扬,以及通过祭祀来传达自己对于仁爱之道的坚守。"想见先猷远,恢弘介福俱"表露了诗人对古圣先贤不仅是单纯的怀念,而是希望能够在现实中体验到他们所带来的广泛而深远的福祉。最后,"明灵钦至治,纯嘏被欢呼"则是说诗人的精神世界因为这种传统礼仪文化而得到了净化和升华,并且这种精神状态在民间得到了普遍的赞誉与喜悦。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宋代士大夫对于传统文化的敬仰,以及他们通过祭祀等活动来寻求个人精神世界的平衡与提升。

余靖

143首
初名希古。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集贤校理,以谏罢范仲淹事被贬监筠州酒税。庆历中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茹孝标中伤,遂弃官返乡。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加集贤院学士,徙潭、青州。嘉祐间交阯进扰,任广西体量安抚使。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有《武溪集》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贺李鸿章六十寿联
清·郭柏荫
为四海苍生,祝南极寿星不老;有六旬莱子,知北堂爱日方长。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