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写园
写山
写花
桂花
抒情
赞颂
地点
吴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秋日晴朗的日子里,乘坐轿子出游的情景。他们游览了著名的园林,欣赏了自然美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晴色丽朝暾”描绘了清晨阳光明媚的景象,为整幅画面铺垫了明亮的基调。接着,“肩舆出郭门”则点明了出游的方式和地点,即从城门出发,开始了一段愉快的旅程。“招携酬令节,取次历名园”两句,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相邀共度佳节,沿途游览著名园林的场景。这里的“令节”指的是重阳节,而“名园”则暗示了这些园林是具有代表性的风景胜地。接下来的“丘壑高人致,烟霞过客魂”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景观对人的精神影响。丘壑(山川)的壮美和烟霞(云雾)的飘渺,不仅激发了高人(隐士)的志趣,也触动了过客(旅人)的心灵,使他们在自然面前感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最后,“小山丛桂外,将拟采芳荪”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的自然景色。小山之外,丛生的桂花树下,诗人似乎在思考着如何采摘那象征着美好和纯洁的芳荪(一种香草),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是对高尚品质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秋季出游的愉悦心情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猜您喜欢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题东湖
宋·曾惇
三年领客醉东湖,欲去犹携竹里厨。谁解挽留狂太守,风荷十顷翠相扶。
过灵隐寺至石人岭有怀钝丁借秋阁礼九莲观音之约
清·朱枫
花飞欲尽奈何春,赖此扶筇自在身。涧水有香松粉落,寺门无路蕨拳新。深林数笋频留步,远壑寻源屡问人。回首借秋高阁上,隔年尚滞九莲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