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楼
月
约
风
期
屡
往
还
,
水
声
山
色
石
楼
间
。
大
家
也
入
香
山
去
,
那
个
心
如
白
傅
闲
。
写景
山水
地点
石楼
情感
思乡
赞颂
赞美
怀古
香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石楼周围的自然美景与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月约风期屡往还”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月与风赋予了约定的意味,暗示着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期待与追寻。次句“水声山色石楼间”则直接描绘了石楼所处的环境,水声潺潺,山色葱郁,与石楼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后两句“大家也入香山去,那个心如白傅闲”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这里的“大家”可以理解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追求类似生活的人们,“香山”则常被用来象征隐逸之地,与白傅(即白居易)的闲适生活相联系。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希望与志趣相投者一同远离尘嚣,过上如同白居易那样悠闲自在的生活的愿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心灵归宿的向往。
赵秉文
643首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