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使
使
历史怀古
战争
地点
山水
壮丽豪放
纪念赞颂

赏析

这首《射乌楼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施闰章所作,通过描绘历史事件与场景,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英雄的壮举。开篇“越王城边乌哑哑,射乌楼头乌不下”,以乌鸦的叫声作为背景音,营造出一种紧张而肃穆的氛围,引出故事的发生地——射乌楼。接着,“周侯破寇此城头,到今杀气城乌愁”两句,点明了故事的核心人物和事件——周侯在城头上击败敌寇,至今仍让城中的乌鸦感到恐惧。随后,诗人通过“先皇丙申岁七月,寇来海畔盈山丘”等描述,再现了战争爆发时的混乱与恐怖。紧接着,“侯方解官听吏议,推守要害来乌楼”揭示了周侯临危受命,前往乌楼指挥作战的情节。通过“抗言立功须宿将,使贪使过皆保障”等句子,展现了周侯的军事才能和对军队的严格管理。“中有健手王老虎,陷阵摧锋气偏壮”描绘了王老虎这一角色的英勇形象,他的勇猛与力量为周侯的军队增添了战斗力。“群凶争踞豹头山,咫尺乌楼正相向。蚁附蜂屯顷刻间,何人敢立女墙上”则生动地展现了战场上的紧张局势和士兵们的英勇表现。“周侯清啸决戎机,誓师慷慨裹铁衣。指顾中坚发大炮,须臾万骨黄尘飞”描绘了周侯在关键时刻的决策与行动,以及大炮轰击后战场上血肉横飞的惨烈景象。接下来,“紫袍戎首正糜烂,一军气尽舆尸归”展示了敌军首脑被消灭,军队士气低落,最终撤退的场景。“总戎援兵适继至,三山是日解重围”表明了援军的到来,成功解除了包围。最后,“当途方略固多有,功成乃出闲官手。烽烟既息乌楼空,乌楼壮绩在人口。他年再集头白乌,射马还有周侯无?”总结了整个事件的结果,表达了对周侯功绩的肯定,并对未来可能再次发生的战事寄予希望。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和生动的语言,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壮举,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施闰章

103首
清初著名诗人。一字屺云,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同邑高咏等唱和,时号“宣城体”,有“燕台七子”之称,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位“清初六家”之列,处“海内八大家”之中,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著有《学馀堂文集》、《试院冰渊》等

猜您喜欢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题馀不溪废寺
唐·皎然
武原离乱后,真界积尘埃。残月生秋水,悲风起故台。居人今已尽,栖鸽暝还来。不到无生理,应堪赋七哀。
杖锡寺
宋末元初·戴表元
仙草漫漫路不分,钟鱼那许外间闻。凉天九月已飞雪,晴日西山犹带云。火后客誇新屋样,兵前僧惜旧碑文。藤湖只去招提顶,见说滮田可种耘。
甘露寺
宋·杨蟠
沧江万里对朱栏,白鸟群飞去复还。云捧楼台出天上,风飘钟磬落人间。银河倒泻分双月,锦水西来转几山。今古冥冥谁借问,且持玉爵破愁颜。
玉泉山谒关将军庙
明·陈吾德
运去中原惜汉家,将军孤庙夕阳斜。看碑欲洒千秋泪,访古还停万里槎。树杪流云愁不散,岩前杀气望来赊。山僧共说英灵异,风雨时时走乱沙。
移舟青阳避溃兵也
清·胡承诺
钲鼓暗江濆,荆门辟舍军。雁惊秋浦水,人乱敬亭云。候馆春风至,山城晓漏闻。师行何所畏,四海尚同文。
维扬怀古
元·尹廷高
涟漪四面绕芜城,荡尽当年杀气腥。电埽霆奔馀百战,河清海晏际千龄。天开西北方舆大,山在东南半角青。可是杜郎无感慨,只吟豆蔻赏娉婷。
南昌行
明·王廷相
豫章妖星蚀太白,飞入钩陈斗光赤。钦天博士不敢奏,远臣见之空啧啧。周公卜鼎八百春,汉代规摹远过秦。山东诸侯自破灭,淮王鸡犬安能神。白洲老子中台长,何用文章䛕新莽。庆阳鄙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