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旱
至
秋
田
家
种
荞
麦
以
补
岁
事
千
里
还
经
赤
地
连
,
老
农
作
苦
也
堪
怜
。
来
牟
不
复
歌
丰
岁
,
荞
麦
犹
能
救
歉
年
。
山
色
浅
深
秋
泼
黛
,
田
毛
上
下
晓
披
绵
。
天
公
莫
遣
霜
如
雪
,
赤
子
嗷
嗷
要
解
悬
。
田园
秋景
民谣
咏物
荞麦
忧民
写山
祈愿
节气
夏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干旱延续到秋季,农民们在艰难的环境中辛勤劳作的情景。"千里还经赤地连",展现出广阔的地域内干旱严重,土地贫瘠。"老农作苦也堪怜",表达了诗人对农夫苦难生活的深深同情。"来牟不复歌丰岁","来牟"借指丰收,这里暗示了今年的歉收,与往年的丰收形成对比。"荞麦犹能救歉年",说明尽管收成不好,但荞麦作为一种耐旱作物,还能为农民提供一些缓解饥荒的希望。"山色浅深秋泼黛,田毛上下晓披绵",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进一步渲染出农民们的艰辛,山色虽美,但并不能改变他们生活的困苦。"田毛"即田间的草木,"晓披绵"形容早晨的露水像细绵般覆盖在作物上,象征着生活的艰难和期待。最后,诗人向天公祈求:"天公莫遣霜如雪,赤子嗷嗷要解悬",希望老天爷不要降下大霜,如同白雪覆盖,使得生活更加艰难,因为农民如同嗷嗷待哺的孩子,急需援助来度过难关。整首诗情感深沉,既展现了农民的艰辛,又寄托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丰收的期盼。
胡铨
117首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他招募乡丁,助官军捍御金军。后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但遭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秦桧死后,内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复任奉议郎,知饶州。历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晚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淳熙七年(1180年),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猜您喜欢
题友人村居
元末明初·陈谟
四座列图画,半生傲丘樊。布韦宁是贵,轩冕讵为尊。爱客频扫径,教儿日应门。荣华曾把玩,道谊将弥敦。云与水无系,吾将我共存。兴亡自今古,运数任乾坤。牢落三间屋,纵横半亩园。棋.....
秋麦
清·爱新觉罗·弘历
秋初正望霖,虞损禾苗稚。度此方怦怦,民艰切揽辔。山庄驻清跸,关外欣沾被。遥心寄关内,优渥亦逮未。封童传喜音,疑信岂能置。纳稼兹已毕,柄穗颇馀积。原田更含润,麦陇青针刺。祈.....
禽言七首(其一)
明·沈明臣
布谷布谷,饱牛饭犊。芒种及时,秧青麦熟。高田罢亚,低田穜稑。官府不饶,催租责禄。汝农汝田,布谷布谷。
喜雨
宋·苏辙
一旱经春夏已半,好雨通宵晓未收。气爽暂令多病喜,来迟未解老农忧。力耕仅足公家取,遗秉休违寡妇求。时向林间数新竹,箨龙腾上欲迎秋。
十月一日二十六韵
明·杨承鲲
当年孟冬月,边海气多寒。兹年积旸后,冥雨何漫漫。山内莽出云,陇亩浩未乾。田家丁穫稻,泥滓登场坛。小人寂无依,稼穑良独难。黔羸更不密,震雷周云端。壮阴乃发泄,万蛰苦不安。东.....
初至阿墩子三首(其二)
清·牛焘
气阻山河迥不犹,天时人事理难求。冰残四月花初放,霜落两成麦未秋。鼓角声中喧梵呗,貔貅队里踏蛮讴。村南更有雌龙窟,万斛淤泥溉瘠畴。
大麦谣
明·朱朴
谷中之粗惟大麦,老农岁饥如玉粒。何意天将绝人食,十亩不得收一石。陈红无钱充贵籴,三日不饭无气力。母妻嗷嗷儿女泣,旱苗不雨生蟊螣。君不见城中官长不忧耕不忧织,日日公堂命筵席.....
祷雨题张王庙
宋·叶适
夏至老秧含寸荑,平田回回不敢犁。群农无计相聚泣,欲将泪点和乾泥。祠山今古同一敬,签卦分明指休證。传言杯珓三日期,注绠翻车连晓暝。龙神波后何惨怆,昔睡今醒喜萧爽。人云天上行.....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