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
李
长
吉
十
二
月
乐
辞
(
其
三
)
三
月
紫
箫
吹
月
梨
花
老
,
碧
云
冉
冉
迷
芳
草
。
药
栏
茧
栗
怯
春
寒
,
翠
帐
流
苏
护
莺
晓
。
丽
人
一
去
音
尘
杳
,
泪
洒
红
绡
怨
青
鸟
。
新
蒲
细
柳
自
年
年
,
曲
江
流
恨
波
声
小
。
写景
抒情
怀古
离别
春天
写花
丽人
闺怨
药栏
草木
赏析
这首元代吴景奎的《拟李长吉十二月乐辞(其三)三月》描绘了一幅春夜的画面。首句“紫箫吹月梨花老”以悠扬的紫箫声衬托月色下的梨花凋零,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岁月流逝的意境。次句“碧云冉冉迷芳草”则通过碧云轻飘,映照出芳草丛中的朦胧之美,暗示了春意盎然但又略带寂寥。“药栏茧栗怯春寒”写药栏边的茧栗在春寒中微微颤抖,显示出早春时节的料峭。接下来,“翠帐流苏护莺晓”描绘了绿色帷帐上装饰的流苏在清晨为黄莺提供遮蔽,体现了对生命的呵护与关怀。“丽人一去音尘杳”转而触及情感,美丽的女子已离去,只留下无尽的思念和失落,连青鸟也无法传递消息。“泪洒红绡怨青鸟”表达了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深深哀怨,泪水打湿了红色的丝巾,寓言着无法传达的情感。最后两句“新蒲细柳自年年,曲江流恨波声小”以新蒲、细柳的生长反衬时光流转,曲江流水声虽小,却承载着无尽的离愁别绪,将主题深化,展现出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慨和遗憾。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融入了离别之苦和时光流逝的主题,情感深沉,富有诗意。
吴景奎
217首
七岁力学如成人,年十三为乡正。刘贞为浙东宪府掾,辟为从事,后荐署兴化路儒学录,以母老辞不就。博学,尤善为诗,词句清丽,有唐人风。有《药房樵唱》
猜您喜欢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答赵壶石象山松下见怀原韵
清·李澄中
别后桃花几遍开,旧题石壁长莓苔。屋梁月落天南北,山路云深梦往来。幽洞尚留寻胜屐,故人多负出群材。须眉空向他乡老,好护新松待我回。
孤鸾·闺忆
清·佟世南
孤鸾惊见。叹黛妒愁眉,粉悲瘦面。凝立墙头,分付一年春怨。懊恨东君相促,把韶华、尽归莺燕。况复轻帆别后,有许多肠断。更那堪芳信天涯远。纵梦到江南,一霎还转。淮水春来涨,抵相.....
过平湖沈楷炼二秀才宅
明·林光
乌纱白葛暮春前,何处烟霞得辋川。清水人家看入画,罗浮客子笑当筵。名花恰对平生眼,怪石真成小洞天。萧管莫催山阁雨,清樽红烛愧留连。
浣溪沙(其三)过新津里
清末近现代初·袁克文
燕子重窥旧巷门,帘栊一抹黯离痕,画楼不似昔年春。月暗香沈人去久,尘飞云散梦来频,何堪掩涕转归轮。
踏莎行·春闺
清·沈榛
飘拂东风,葳蕤芳草。翩翻蝶趁晴光好。房栊寂寞倦凭栏,静看花影幽阶扫。独对韶华,慵开襟抱。博山强自添龙脑。香奁鸾镜启还收,任它红杏临窗笑。
山园春秋(其一)
明·葛昕
戏折桃花带露餐,白云迷合俯回湍。轻风萧瑟松阴下,舞玉霓裳入耳寒。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