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兴
四
首
(
其
四
)
渥
洼
骐
骥
儿
,
自
有
绝
尘
足
。
锦
张
过
都
门
,
飞
采
射
众
目
。
叹
彼
辕
下
姿
,
亦
非
驽
骀
物
。
世
乏
伯
乐
俦
,
谁
识
千
金
骨
?
所
以
荷
蓑
士
,
烟
水
日
沦
没
。
动物
赞美
抒情
怀才不遇
赞美马
赏析
这首诗《感兴四首(其四)》由元代诗人何失所作,通过对比骏马与凡马,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首句“渥洼骐骥儿,自有绝尘足”,以“渥洼”为名的骏马,自幼便显露出非凡的速度与力量,预示着它将拥有超越常人的才能和速度。这里运用了“骐骥”这一典故,指代卓越的马匹,象征着才华横溢的人才。接着,“锦张过都门,飞采射众目”,描述了骏马经过京城时,其华美的外貌和非凡的气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如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瞩目。这不仅描绘了骏马的外在形象,也暗喻了杰出人才在社会中的瞩目地位和影响力。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叹彼辕下姿,亦非驽骀物”,转折点出现,诗人开始反思和感叹。即使骏马有着非凡的才能和速度,但如果没有伯乐的发现和赏识,它也可能只是默默无闻地生活在车辕之下,成为平凡之物。这里借骏马比喻人才,表达了对那些未被发掘或赏识的杰出人才的同情和惋惜。最后,“世乏伯乐俦,谁识千金骨?”进一步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如果缺乏能够识别和赏识真正人才的伯乐,那么许多像骏马一样具有非凡才能的人才就可能被埋没,他们的价值和潜力无法得到应有的发挥。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评,也是对后世的一种警示,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培养人才。“所以荷蓑士,烟水日沦没。”结尾处,诗人以“荷蓑士”(披蓑衣的隐士)的形象,象征那些因无人赏识而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人才。他们或许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刻,但最终却因缺乏机会和舞台而黯然失色,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深切忧虑和对社会公平公正选拔人才的呼唤。整首诗通过骏马与人才的隐喻,深刻揭示了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现实问题,以及对人才价值的重视和对公平选拔机制的呼吁,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深沉思考。
何失
24首
有才气,工诗文。顺帝至正间,公卿交荐,以亲老辞。为揭傒斯、虞集所推重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