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写景
春天
山水
节日
寒食节
桃花
写柳树
怀古
洞天

赏析

这首《浣溪沙·踏青(其二)》由清代诗人彭孙遹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踏青图景。首句“一幅帆飞十里流”,以一幅展开的画卷起笔,帆船在江面上疾行,仿佛是画卷中的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将读者带入了春日的江河之中。接着,“白蘋芳渚放轻舟”,轻舟在白蘋与芳渚之间悠然游弋,白蘋花点缀着水中的岛屿,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浪漫。这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展现了春日江面的宁静与活力。“洞天何处最深幽”一句,引人遐想,似乎在说寻觅一处隐秘而幽静的仙境,激发了读者对美好避世之所的向往。接下来,“红杏枝头寒食雨,碧桃花外夕阳楼”,红杏在细雨中绽放,碧桃则映衬着远处夕阳下的楼宇,色彩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最后,“千条弱柳绾春愁”,千条柔弱的柳枝缠绕着春日的愁绪,既是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日踏青的愉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在一起,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这首词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春日踏青画卷,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彭孙遹

236首
彭孙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问津亭联
清·吴恭亨
渔父不来,桃花何处;空亭独坐,流水自闲。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