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哲理
民谣
赞颂
赞美
场景

赏析

这首诗《宜兮一章》由唐代诗人孙宗闵所作,通过其深邃的文笔,描绘了一幅理想君主治理国家的图景。诗中充满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赞颂,体现了儒家治国理念的核心思想。首句“启藩斯境,民之宜兮”,开篇即表达了对君主开启太平盛世的期待,认为这是符合民众利益的。接下来,“令必响赴,动而悦随”描绘了君主政令如雷贯耳,民众积极响应的情景,展现了君主权威与民众支持之间的和谐关系。“浚明宣哲,淑慎经彝”进一步强调了君主应具备的智慧与道德修养,以及在治理国家时应遵循的正道。接着,“善化郁郁,群心披披”则描绘了君主善政带来的社会和谐与民众内心的光明,表现了理想的社会治理效果。“我有茕独,公则安之。我有弟子,公则教之”这两句直接点明了君主对于孤寡和子弟的关怀与教育,体现了君主的责任与仁爱之心。“匪民之宜,实天之宜。匪德之基,实邦之基”则从更高层面阐述了君主治理国家的正当性与基础,认为君主的德行不仅是民众的福祉,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最后,“帝典昭灼,王度清夷”再次强调了君主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与治理标准,以及其对国家稳定的重要作用。“说命将举,慰兹群黎”则表达了君主即将采取行动,以安抚和满足广大民众的愿望,体现了君主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注。整体而言,《宜兮一章》通过对理想君主形象的塑造,以及对理想政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儒家治国理念中的君民和谐、道德至上、教化民众、稳定国家等核心价值观,是一首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佳作。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左传》引周谚
先秦·无名氏
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