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李
侍
御
春
游
(
其
一
)
御
李
今
朝
出
郭
西
,
桃
花
源
水
洞
门
迷
。
阶
前
蔓
草
因
风
偃
,
树
里
寒
鸦
带
日
栖
。
十
里
清
阴
飘
谢
屐
,
千
株
浓
绿
拟
苏
堤
。
登
临
莫
漫
空
归
去
,
隔
岸
云
邀
翰
墨
题
。
写景
春天
桃花
山水
抒情
登临
谢屐
赠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一次与李侍御共游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首句“御李今朝出郭西”,点明了出游的时间与方向,早晨从城西出发,透露出一种清新与生机。接着,“桃花源水洞门迷”一句,运用了桃花源的典故,暗示了目的地的神秘与美丽,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外桃源。“阶前蔓草因风偃,树里寒鸦带日栖”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展现了春日傍晚的宁静与和谐。蔓草随风偃伏,寒鸦在树间栖息,一动一静之间,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含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十里清阴飘谢屐,千株浓绿拟苏堤”则进一步渲染了春意盎然的氛围。十里长堤,清阴覆盖,落花飘零,仿佛是穿着木屐漫步在苏堤之上,享受着春日的温柔。这一句将自然景观与历史名胜相联系,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最后,“登临莫漫空归去,隔岸云邀翰墨题”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留下美好记忆的愿望。即使归途,也希望能在风景如画的岸边留下自己的笔迹,让云彩也参与到这次美好的春游之中,成为永恒的记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游赏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追求。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问津亭联
清·吴恭亨
渔父不来,桃花何处;空亭独坐,流水自闲。
如梦令·春景
清·沈榛
袅袅垂杨临水。庭下杏花开未。明月蓦移来,透破玉床鸳被。无寐。无寐。又被鸟声惊起。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