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
史
四
首
(
其
三
)
李
泌
早
承
知
遇
迹
兼
奇
,
更
觉
威
权
暗
已
移
。
休
道
还
山
便
忘
国
,
濒
行
犹
诵
摘
瓜
词
。
咏史怀古
离别送别
情感
赞颂
场景
地点
赏析
此诗《咏史四首(其三)》由明代诗人苏葵所作,描绘了一位曾经深受重用、地位显赫的人物,即便在即将隐退之际,仍不忘国家与职责,体现了忠诚与责任的情怀。首句“早承知遇迹兼奇”,开篇点出这位人物自幼便受到赏识,其经历非同寻常,暗示了他非凡的才能与命运。次句“更觉威权暗已移”,随着权力的逐渐转移,人物内心对此有所察觉,或许是对权力更迭的感慨,或是对自身影响力的反思。“休道还山便忘国”,最后一句直抒胸臆,强调即使归隐山林,也不意味着忘记国家和职责。这不仅是对个人品格的赞颂,也反映了古代士人虽身居高位,但心系天下的精神境界。而“濒行犹诵摘瓜词”则以具体行动——临别前吟诵与国家相关的诗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忠诚与责任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细节,展现了主人公复杂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明代咏史诗中的佳作。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满庭芳(其三)探梅
宋·葛立方
狂吹鸣篱,祥霙剪水,分明欺压寒梅。冰威初敛,曦影上池台。应有一番和气,南枝上、恐有春来。须勤探,呼吾筇杖,屐齿上苍苔。春风,浑未到,徘徊香径,巡绕千回。见琼英一点,小占条.....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元夕前一日侍大人邀胡孝辕德州姚孟承山人小集得文字
明末清初·彭孙贻
张镫高馆漏稀闻,萝薜簪缨对隐君。照席何人怀似月,生风四座客如云。刻残银烛催花落,禁启金吾识夜分。尽醉莫教愁坠舄,尚容进履挹馀芬。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