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
写花
咏物
赞颂
冬天
写梅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与象征手法,将梅花的特质描绘得淋漓尽致。首先,“雪为丰采月为神”,开篇即以雪与月来衬托梅花的高洁与清雅,赋予梅花以超凡脱俗之感。“檀蕊风传始辨真”则进一步强调梅花香气的独特与珍贵,只有真正的梅花才能在风中散发出如此迷人的香气。“高似广寒攀桂客,幽如湘水佩兰人”两句,通过对比,将梅花的高洁与幽静之美展现得更为鲜明,仿佛是月宫中的桂花仙子,又或是湘江边佩戴兰花的佳人,形象生动,令人遐想。“冰蕤吹破黄金粟,玉骨薰浓紫麝尘”这两句更是精妙绝伦,以“冰蕤”喻指梅花的花瓣,以“黄金粟”形容其色泽,既展现了梅花的晶莹剔透,又突出了其金黄的美丽。而“玉骨薰浓紫麝尘”则以“玉骨”形容梅花的枝干,以“紫麝尘”象征其香气,将梅花的清冷与芳香完美结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最后,“世上群芳孰可比,可怜茉莉属残春”两句,诗人以群芳作比,表达了对梅花独特魅力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梅花在春天即将结束时绽放,其短暂而珍贵的美好。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赞美之情。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贺李鸿章六十寿联
清·郭柏荫
为四海苍生,祝南极寿星不老;有六旬莱子,知北堂爱日方长。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