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壁虚造

拼音
xiàng bì xū zào
释义
向壁:脸朝着墙壁;虚造:弄虚作假。坐着面对墙壁凭空造作。形容没有事实根据地主观臆造。
出处
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世人大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我这种议论并不是向壁虚造的。”
典故
此处所列为“向壁虚造”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向壁虚造”原作“乡壁虚造”。这个成语的典源出自于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秦始皇焚书,许多重要的书籍因此失传。汉景帝子鲁恭王在孔子旧宅壁中发现许多古文经,包括《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等,但因为与通行的今文差异很大,许多人不相信那是真本;所以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说:“世人大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燿于世。”意思是说:当时的人对这批书大加非毁,认为是好奇的人故意改变字体,对著孔壁,凭空假造出来的,借以炫耀于世。后来“向壁虚造”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凭空捏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