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芳百世
拼音
liú fāng bǎi shì
释义
流:流传;芳:花草的香气;比喻好的名声;百世:古人以30年为一世;形容极为久远的时间。美好的名声在后世永久流传。也作“流芳千古”。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桓公卧语曰:‘作此寂寞,将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解析
“流芳百世”和“名垂青史”都有“美名流传于后世”的意思。但“流芳百世”用于人;也用于诗文;指在后代流传下来;“名垂青史”专指人;指在史书上流传下来。
示例
将军若扶汉室,乃忠臣也,青史传名,流芳百世。(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
典故
据《三国志》载魏文帝曹丕在甄后过世之后,想要立文德郭皇后,中郎栈潜知道这个消息就上疏说:“历代帝王治理天下时,因为外有贤臣辅佐,内有贤明的妻子相助,所以国家更加兴盛,例如黄帝的元妃嫘祖,舜的后妃娥皇和女英,都是以贤明的美名流传于世,而夏朝的桀会逃亡到南巢,是因为宠爱末喜,终日饮酒作乐,又暴虐无道,以致亡国;商朝的纣王,在众臣面前施行炮烙的酷刑,借以取悦妲己,导致国家灭亡。由这些例子来看,立皇后应该要谨慎,除了出身世族,更要德性贤淑,能管理六宫,虔诚奉侍祖先,述治女教者。后宫和谐,帝王才能专心治理天下。”后来“流芳百世”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美名流传后世、为人所称颂。
故事
东晋时期,大司马桓温专揽朝政,他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他位高权重,野心萌发,一次躺在床上说:“人生在世不能默默无闻。”亲信们不敢吭声,他从床上坐起接着说:“一个人即使不能流芳百世,那么就该遗臭万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