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影不离

拼音
xíng yǐng bù lí
释义
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青县农家少妇,性轻佻,随其夫操作,形影不离,恒相对嬉笑,不避忌人。”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两者关系密切。
示例
他们俩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典故
《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论述的重点是教人把握时机。时机不对,纵使有商汤和周武王的才德也无法成就功业;反之,处在夏桀和商纣暴虐无道的朝代而没有商汤、周武王的才德,同样也无法成就功业。圣人和时机不可分离,就像一个人在日光下步行,他的形体和影子不可分离一样。后来“形影不离”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人与人或与物、物与物的关系密切,不能分开。此外,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泺阳消夏录二》:“青县农家少妇,性轻佻,随其夫操作,形影不离,恒相对嬉笑,不避忌人。”则用“形影不离”形容二人关系亲密,无时无处不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