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来潮
拼音
xīn xuè lái cháo
近义词
释义
指心里突然或偶然起了一个念头。来潮:潮水上涨。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4回:“乾元山金光洞有太乙真人闲坐碧游床,正运元神,忽心血来潮。”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常与忽然、一时连用。
解析
“心血来潮”和“灵机一动”;都含有“临时想到什么”的意思。但“心血来潮”产生的是某种念头;想去做什么;并没碰上急需解决的具体问题;“灵机一动”是面临具体问题想到了主意。
示例
想着,一时心血来潮,跟在冯老兰背后走进家去。(梁斌《红旗谱》十二)
典故
“心血来潮 ”指思绪像浪潮般地突起,原指神仙对人事的感应与预知。见于《封神演义》。《封神演义》为明代小说,作者根据《武王伐纣平话》,再参考古籍和民间流传的故事纂集而成。据载,商朝末年,纣王当政,不但拒谏饰非、暴敛重刑,并耽于酒色,宠妃妲己又助纣为虐,导致民怨四起。而黄飞虎为当时的一名武将,非常骁勇善战。有一次,他的夫人贾氏依惯例进宫朝见,妲己因为与黄飞虎的嫌隙,将贾氏骗至摘星楼,并串通纣王加以调戏。贾氏为保名节,跳楼自杀而亡。贾氏的小姑黄妃得知此事,至摘星楼痛斥纣王,并欲揪打妲己,纣王恼羞成怒,竟又把黄妃推下摘星楼。黄飞虎对纣王之暴虐无道深恶痛绝,于是决定反叛,其父黄滚苦劝不听,也只好跟著叛逃。黄家一行人走到界牌关,被守关大将余化阻挡,双方交战,黄飞虎等人被擒。仙人太乙真人感应到黄家父子受难,便派哪吒前往援助。哪吒凭著高强的武功打败余化,救了黄氏一家人。书中描述太乙真人对黄家受难之感应,文云:“太乙真人闲坐碧游床,正运元神,忽心血来潮。”而说书人则在此句后加注道:“但凡神仙,烦恼、嗔痴、爱欲三事永忘,其心如石,再不动摇;心血来潮者,心中忽动耳。”故知“心血来潮”这句成语本是用来形容修练成仙者,心思原无波动,但却突然对人事有所感应与预知,但后来语义转变,多被用来形容突然兴起的念头。
故事
传说乾元山金光洞有太乙真人闲坐碧游床,正运元神,忽心血来潮。因为神仙把烦恼、嗔痴、爱欲这三件事永远抛弃在脑后,要做到心如磐石永不动摇,如果心血来潮将预示有事情发生。果然不久弟子来报,弟子呐吒出事了。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