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鼓相当
拼音
qí gǔ xiāng dāng
反义词
释义
旗鼓:古时作战以摇旗击鼓指挥进退。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隐嚣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旗鼓相当。”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解析
见“棋逢对手”。
示例
单说何孝先自办此事以来,居然别开生路,与申大善士一帮旗鼓相当,彼此各不相干。(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
典故
“旗鼓相当”典源作“鼓旗相当”。古时作战,军中都是以敲击战鼓及挥舞旗帜来指挥进退,鼓声大作或旗帜飞扬都可表现出壮盛的气势。这两者的气势相当,就表示双方军队的阵容与声势不相上下。据《后汉书・卷一三・隗嚣列传》载,新莽末年,东汉人隗嚣(wěi xiāo)在陇西一带据地为王,称西州上将军;公孙述则占有今四川一带,称蜀中皇帝。当时,尚未取得政权的汉光武帝刘秀兵力多布署在东部,其西部军力无法与两方的任一方相抗衡,为避免两大豪强合作,他于是想拉拢隗嚣,孤立公孙述,便写了一封信给隗嚣,信中说道:“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鼓旗相当。”子阳,即公孙述的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公孙述来到汉中及京都长安附近,希望我能获得你的援助,以使我们与公孙述的军队阵容和兵力相当。刘秀信中“鼓旗相当”这个词语,后来在文献中颇常见,但多作“旗鼓相当”,用来比喻双方势均力敌。另外,在《辂(lù)别传》中有段描述:十五岁的管辂聪明伶俐,颇有才名。有一次,琅邪太守单(shàn)子春邀请他到家中谈话,管辂到了以后,发现另有几位文人学者在场,管辂问单子春:“今天是要我一个人与在座几位对答吗?”单子春则说:“吾欲自与卿旗鼓相当。”也就是说:我想要自己一人与你势均力敌地对谈。“旗鼓相当”这个成语不局限于军事战况上,而可以广泛用在一般事务。
故事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改国号“新”,刘秀起兵反对,实力不断壮大。后来当上皇帝,建立东汉,为了稳住隗嚣,派大司徒邓禹宣布封隗嚣为西川大将军,让他去牵制四川与他旗鼓相当的蜀王公孙述。隗嚣与公孙述打了两年仗后就投靠他。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