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流合污
拼音
tóng liú hé wū
释义
思想、言行与恶劣的风气、污浊的世道相合。多指跟着坏人一起做坏事。流:流俗。
出处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解析
见“随波逐流”。
示例
此数贼者,同流合污,败坏国政。(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
典故
“同流合污”原是指随世浮沉,依从环境潮流行事之意。《孟子・尽心下》中记载,孟子教万章孔子的思想,说孔子非常讨厌“乡原”,“原”又作“愿”,“乡愿”就是外貌忠厚老实,善于讨人欢喜之人。万章不懂,就问孟子说:“如果一乡的人都认为他是好人,他也都做好事,为什么孔子认为他是德之贼呢?”孟子回答:“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絜,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意思即是乡愿并非没有缺点的好人,而是他们善于伪装,讨好众人。看似老实忠厚,其实并非如此,因此为“德之贼”。其中“同乎流俗,合乎污世”两句就是指乡愿懂得顺从环境潮流,迎合众人。后来这两句合并截取出“同流合污”这句成语,从典源中随世浮沉之意,引申用来指跟坏人一起做坏事。
故事
战国时期,孟子同他的学生万章谈起孔子十分厌恶“乡愿”,万章不明白乡愿是什么人。孟子说乡愿是乡里那些八面玲珑、惯于奉承讨好别人的老好人,也就是“好好先生”,他们“同乎流俗,合乎污世”,骨子里很坏,让人厌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