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不紊

拼音
yǒu tiáo bù wěn
释义
紊:乱。有条理;不紊乱。
出处
【出处】《尚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解析
“有条不紊”和“有条有理”;都可形容工作、说话、做事、作文方面;也可用在思维活动等方面。
示例
听上去倒也是原原本本,有条不紊。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
典故
这篇典源的背景是殷帝盘庚欲从河北迁都至河南,引起臣民不悦,内容是一篇盘庚安民的训辞,他说:我如今迁都,并非荒废了先王的美德,只是你们隐藏了这个美德,不畏惧我这个君王。我内心非常清楚,只是拙于谋划,以致造成你们的过失。就像网要系在纲上,才能条理分明而不杂乱;农民从事田耕,只有努力耕作才会有丰收的道理一样。后来“有条不紊”被用来指条理分明,有次序而不杂乱。
故事
商朝时期,国都在黄河北岸,经常遭受水灾,商汤的第9代孙子盘庚为避免水灾,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他决心迁都到黄河以南的殷地去,贵族们担心迁都会引起社会的动荡,盘庚说只要听从他的命令就会有条不紊,经过努力终于迁都到殷。
成语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