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水难收
拼音
fù shuǐ nán shōu
反义词
释义
覆:翻;引申为倾、倒、泼的意思。泼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来。比喻事情已成定局;很难再挽回了。引申为夫妻关系已经断绝;难以重新结合。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进传》:“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解析
“覆水难收”与“木已成舟”有别:“覆水难收”多用来比喻说出的话、立下的誓言、作出的决定等;不能收回;不能更改;“木已成舟”侧重事物、现象本身已发展变化到某一阶段;不能回复原状。“覆水难收”还常用来表示夫妻的断绝;不能恢复;“木已成舟”一般不这样用。
示例
古人说:“沉舟可补,覆水难收”,这话很有道理。
典故
姜太公本名姜尚,周朝时人,富才学且通兵法,但怀才不遇,生活穷困。妻子马氏见他年纪大又没有成就,于是弃他而去。有一天,姜尚在渭水旁巧遇出外狩猎的周文王,两人相谈甚欢,文王极为赏识他,要他协助一统天下的大业,那时姜尚已是八十岁的高龄老翁了。后来,姜尚果然帮助文王之子武王灭了商纣,立下大功,得到齐地作为封邑。姜尚显贵之后,前妻马氏请求复合,姜尚不肯原谅她,便取一壶水倾倒在地,要马氏把水收回壶中,并说:“如果当初妳那样的离开,今日都还能复合,那么倒在地上的水,就一定能再收回壶里!”但地上的水根本无法收回,马氏也只好死了这条心。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覆水难收”,用来比喻离异的夫妻很难再复合,或既定的事实很难再改变。《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也有一段类似故事。据载,汉代名臣朱买臣出生贫寒,以砍柴维生。但他很爱读书,连挑柴担时都手不释卷。他的妻子嫌他穷而且没出息,于是坚决求去,朱买臣也只好由她。后来,朱买臣终于在五十岁那年当上会稽太守。就任途中,他突然在一群杂役里发现前妻和她的现任丈夫。前妻见到了他,悔恨交加地跪在地上,求他将自己重收为婢妾。朱买臣命人取来一桶水泼在台阶下,对她说:“如果能把这桶水收回,我们才有复合的可能。”前妻感到无比的羞愧,于是便投河自尽了。而又另有学者以为“覆水难收”一语应源自《后汉书・卷六九・窦何列传・何进》。据载,汉灵帝死后,刘辩即位,舅父何进为辅政大臣。何进为巩固自己的地位,与袁绍密谋想杀尽朝中宦官,其弟何苗劝他:“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意思是说:“你做的决定就像泼出去的水,是不可能再收回的,因此你要深思熟虑啊!”后来何进果然失败,反被宦官用计杀害。在此,“覆水不可收”指的是既定的事就难以改变,语义不同于前两个故事中的“覆水难收”。
故事
商朝时期,姜尚(姜太公)才学过人,精通兵法,但因家贫,他的妻子马氏见他年老没出息就离开他,他只好到渭水边搭茅屋钓鱼为生,周文王拜他为国师,姜太公助周文王灭了商朝,他的妻子要求复合,他取一盆水泼地如能收回就复合。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