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无可忍
拼音
rěn wú kě rěn
释义
忍:忍受;忍耐;无:无法。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孙礼传》:“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解析
“忍无可忍”和“是可忍;孰不可忍”;都有“无法忍受”的意思。但“忍无可忍”偏重于无法忍受的程度;“是可忍;孰不可忍”偏重于绝对不能容忍的某种事情;一般独立成句或在句中单独出现。这两者不能通用。
示例
他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终于出手还击。
典故
“忍无可忍”典源作“忍不可忍”。指忍受不能够忍受的事。典源出自《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韩崔高孙王传・孙礼》。孙礼字德达,涿郡容城人。明帝临崩时,床下受遗诏,拜曹爽为大将军,孙礼为大将军长史,加封散骑常侍。孙礼为人正直光明,使曹爽行事不便,就将孙礼外放为扬州刺史。旋因争议清河、平原地界问题得罪了曹爽,被弹劾判罪五年,后又改任为并州刺史。当时朝政由曹爽专权,国势日渐衰退,孙礼要去并州上任前去拜见太傅司马懿,孙礼面有忿色,却不说话。司马懿问孙礼是嫌并州地太小,还是怨恨分界的事处理不公?孙礼说自己气愤的是没办法报明帝所托,辅佐魏室,如今曹爽专擅,天下骚动不安,国家就要危亡了!孙礼说得悲痛万分,泪流满面。司马懿听了劝慰他说:“且止,忍不可忍。”意思就是说:你先不要悲伤,要能够忍受不能够忍受的事才能成就大事,想把曹爽除掉,现在还不是时机。这里的“忍不可忍”就是指忍受不能够忍受的事。演变到后世多改作“忍无可忍”,意思是忍耐到了极点,无法再忍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