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九
锁
山
·
大
涤
洞
天
九
锁
绝
人
寰
,
一
嶂
耸
天
柱
。
自
从
开
辟
来
,
著
此
洞
天
古
。
奇
石
千
万
姿
,
元
不
费
神
斧
。
帝
敕
守
六
丁
,
山
夔
孰
敢
侮
。
白
昼
中
冥
冥
,
游
者
必
持
炬
。
或
绚
若
霞
敷
,
或
蹙
若
波
诡
。
或
竖
若
旌
幢
,
或
悬
若
钟
鼓
。
或
虎
而
爪
踞
,
或
凤
而
翅
舞
。
异
状
纷
献
酬
,
清
音
起
击
拊
。
不
知
金
堂
仙
,
恍
惚
在
何
许
。
褰
衣
下
侧
径
,
层
岚
结
琼
乳
。
径
极
罅
转
深
,
幽
潭
蓄
风
雨
。
劣
容
童
竖
入
,
恐
触
蛟
龙
怒
。
凛
乎
不
可
留
,
长
啸
出
岩
户
。
山水写景
山洞景象
咏九锁山
写山
译文
九锁山高耸入云,隔绝了人间的纷扰。一座屏障似的山峰直插天际。
自从天地开辟以来,这里就存在着这个古老的洞天。
奇形怪状的石头千姿百态,不需要神灵用神斧来雕刻。
帝王曾下令六丁神守卫此地,山中的神兽谁敢轻视欺侮。
这里白天也像夜晚一样昏暗不明,游人必须手持火炬才能通行。
有的石头绚丽如彩霞铺展,有的则如波浪般变幻莫测。
有的竖立如旌旗招展,有的悬挂如钟鼓震响。
有的形状像虎蹲踞,有的形状像凤凰展翅飞舞。
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纷纷呈现,清脆的声音此起彼伏。
我不知道金碧辉煌的仙境在哪里,只感到这里恍恍惚惚,难以捉摸。
我提起衣裙走下旁边的小路,山间雾气凝结成美玉般的露水。
小路走到尽头突然转向更深的地方,有一个深幽的潭蓄积着风雨。
这里过于狭窄只能让小孩进入,恐怕会触怒蛟龙等神兽。
我感到这里气氛肃杀不能久留,长啸一声走出了岩洞。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游九锁山.大涤洞天》,描绘了九锁山及其大涤洞天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首句“九锁绝人寰,一嶂耸天柱”展现了山势的险峻和超凡脱俗之感。接下来,诗人赞美了洞天自古以来的古老与神奇,奇石形态各异,仿佛非人力所为,暗示着自然的鬼斧神工。“帝敕守六丁,山夔孰敢侮”暗指洞天受到神灵守护,增添了神秘色彩。进入洞内,光线昏暗,游人需手持火把,景色变幻莫测,如霞光斑斓、波涛汹涌,又如旗帜飘扬、钟鼓悬挂,形象生动。动物形状的石头也各具特色,仿佛在向游人展示异彩纷呈的酬答。诗人想象金堂仙人可能隐匿其中,但并未直接显现,反而引导读者深入探索。沿途景色愈发幽深,有如仙境,令人敬畏。最后,诗人因担心惊动潜藏的蛟龙,不敢久留,只能长啸而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神秘洞天的向往之情。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九锁山的奇特景观,富有想象力和神秘感,体现了宋诗的山水诗风。
林景熙
312首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猜您喜欢
泊金山寺二首十月将趋行在(其一)
明·王守仁
但过金山便一登,鸣钟出迓每劳僧。云涛石壁深龙窟,风雨楼台迥佛灯。难后诗怀全欲减,酒边孤兴尚堪凭。岩梯未用妨苔滑,曾踏天峰雪栈冰。
偕凤山访三江谢爽约雨中纪怀
明·林俊
遥忆高人住浣溪,一尊相约为谁携。出门日脚云犹薄,转盼城头树己低。班坐博凉便看雨,并舆沾湿分冲泥。老怀尚记山庄下,瘦竹黄花共短藜。
武夷九曲渔歌(其四)
明·蔡哲
三曲仙机隐碧岑,琅玕芝草正萧森。山头夜半闻天乐,只有渔郎是赏音。
游硖石西山访逵上人坐天开图画所为设酒赋诗
明·贝琼
清明无雨试登山,丹井西头一扣关。石戴楼台飞鸟外,天开图昼白云间。桫椤树合阴初绿,踯躅花残色尚殷。却喜远公能置酒,老夫为汝一开颜。
东山塔影
宋·洪咨夔
相轮高插碧霄寒,好是如如不动山。弄影翻光颠倒转,微权只在隙窗间。
为萧元泰题龙虎山岩图
元·陈旅
龙虎之山仙所寰,我昔梦寐游其间。乾坤风气结冲秀,中有正一玄都坛。羽人授我九节杖,林磴窈窕穷幽攀。金宫药殿起寥廓,翠崖丹巘深回环。峰头时飘白菡萏,石上尽种青琅玕。诸岩一览二.....
送吴醴泉王槐野二太史春祀
明·黄廷用
七圣骑龙上太清,年年细雨及清明。春山远望松楸色,夜陇空闻乌鹊声。河水千年流玉殿,风云四野护金城。香车欲下炉烟袅,不尽词臣俎豆情。
水龙吟(其二)用见山韵饯别
宋·吴文英
夜分溪馆渔灯,巷声乍寂西风定。河桥径远,玉箫吹断,霜丝舞影。薄絮秋云,澹蛾山色,宦情归兴。怕烟江渡后,桃花又泛,宫沟上、春流紧。新句欲题还省。透香煤、重牒误隐。西园已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