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
孙
石
山
二
首
(
其
二
)
荣
华
露
槿
落
纷
纷
,
苍
狗
依
然
是
白
云
。
荆
渚
止
称
前
进
士
,
灞
亭
不
识
故
将
军
。
人
间
无
乐
徒
劳
子
,
天
上
求
文
即
召
君
。
楚
些
西
风
将
泪
去
,
只
鸡
他
日
酹
秋
坟
。
悼亡
怀古
抒情
写景
写山
秋天
亲情
悲思
译文
荣华如槿花般短暂易逝,纷纷落下,而苍狗(指变幻莫测的人生)依旧在白云之间漂浮。
在荆渚只能被称作正在前行的进士,灞亭上也不再认识过去的将军(意味着人物在时间中流逝,昔日荣耀不再)。
人世间没有乐趣,只有徒劳无益的劳作;在天上求取(名篇)佳作便能召唤(来更多美好)君子的目光。
如同西风拂过楚地,将泪水带走;只希望有一天能像祭祀秋坟一样,用一只鸡作为祭品来纪念过去。
赏析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悼念孙石山的挽诗第二首。诗人以露槿凋零象征孙石山的荣华已逝,用“苍狗依然是白云”比喻世事变迁,人事如梦。接下来,诗人感慨孙石山虽然曾是荆渚前进士,但在世人眼中已不再显赫,就像灞亭的故将军无人识认。诗人感叹人世间没有永恒的快乐,而孙石山的文学才华即使在天上有召唤,也无法改变他的命运。“人间无乐徒劳子”表达了对孙石山一生辛劳却未能享乐的哀叹,而“天上求文即召君”则寓言式地暗示了孙石山的文学才能。最后,诗人借楚辞的风格和西风中的泪水,以及“只鸡他日酹秋坟”的场景,表达了对亡友深深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哀思,画面凄凉,情感深沉。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对逝者的惋惜和对人生的哲思。
陆文圭
625首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您喜欢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