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古
抒情
思乡
咏物
秋节
寒露
愿语
仙家
写景
写山

译文

描述远方进贡的珍贵物品在经过漫长的路程后抵达,整个世界都无地可容那些孤寂的忠诚之士。
描述湘江空空如也,只能记住庚寅年度的渡船之事,石壁之上也记录了癸巳年间到此的人。
国士的忧患意识要像先辈们学习并提高警惕,不必过多追求如仙人般久远的历史岁月。
表达想拿起草鞋,跟从君主后的想法,以及用寒泉水煮茶,不计较薪火之事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至元朝初期的诗人陆文圭所作的《贽尤端木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万里航程运送珍贵贡品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孤独无依的境遇。他提及湘江边的庚寅年渡口和石壁上留下的癸巳年印记,暗示了岁月流转和个人历史的痕迹。诗人感慨自己虽有国士之才,但仍被人嫌弃,不愿效仿先前的事例,如范蠡那样选择退隐。他对仙家的生活也不感兴趣,更愿意追随对方,用煮茶寒泉代替拾柴火,表达出对友情的忠诚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流露出诗人的孤独与坚韧,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陆文圭

625首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山中冬夜
唐·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