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咏物
写鸟
情感
怀恩
赞美
动物

译文

本来是乘轩的(指地位显赫)人,如今却成了您(指某人)阶下的禽鸟(比喻身份地位的改变)。
(这个禽鸟)相貌出众,有着清亮的鸣声,表现出其非凡的特质。
它的生活环境(如稻田和池塘)充满了恩惠和丰厚的待遇,这体现了它的幸运和幸福。
尽管它心怀感激之情,但并未忍心离开(这里的人或地方),并非没有像江海般广阔的胸怀和志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鹤在主人池塘边的生活境遇,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本自乘轩者,为君阶下禽”这两句,巧妙地将鹤从高雅的栖息地降至普通人的池塘边,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鹤命运的转变。“摧藏多好貌,清唳有奇音”两句,赞美了鹤不仅外貌出众,其鸣叫声也极为独特,清脆悦耳,富有韵律感。鹤的美丽与高洁之音,进一步强化了其作为自然界中优雅生物的形象。“稻梁惠既重,华池遇亦深”则描述了鹤在主人池塘中得到了丰富的食物供给和良好的生活环境,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然而,尽管生活优渥,鹤却“怀恩未忍去”,表达了它对主人的感激之情以及不愿离开的依恋之心。最后,“非无江海心”一句,揭示了鹤内心深处仍怀有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即使在舒适的环境中,它也不忘自己的天性与追求。这种矛盾的情感,展现了鹤作为自然界生物的复杂性和其对自由的渴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鹤在特定环境下的生活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探索。鹤的形象成为连接自然美与人文关怀的桥梁,传递出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追求。

吴均

142首
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后雁字十九首(其七)
明末清初·王夫之
湘岸临潭帖,天山拓汉铭。为谁修楚史,自解注禽经。语雀羞刑牍,言鹦笑说铃。挥毫千里泻,腕脱不曾停。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清涟寺观鱼叠旧作韵
清·爱新觉罗·弘历
烟轻春雨后,暇值万几馀。载礼金光佛,因观青色鱼。生机盎翰墨,乐意映襟裾。怪底参军羡,还劳开士如。新题看㡧画,旧句读碑书。谩设重来约,犹今视昔欤。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