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和
崔
公
孺
国
博
观
新
模
正
献
杜
公
草
书
珍
藏
正
献
草
书
诗
,
传
诫
云
来
示
永
贻
。
几
夜
风
涛
偃
松
柏
,
半
天
雷
雨
起
蛟
螭
。
临
池
学
苦
应
同
妙
,
舞
剑
功
如
未
是
奇
。
刊
石
岂
徒
为
世
玩
,
更
思
清
节
可
师
之
。
写书法艺术
赞美
咏物
怀古
励志
自然现象
抒发情感
赞美杜公
读书
学习
译文
珍藏的草书诗作正被献上,传递着教诲的言辞,这些都将永远流传。
几夜的风暴使得松柏摇曳不定,雷雨中出现了蛟龙翻腾的景象。
刻苦练习书法应能到达精妙境界,练剑的功夫虽然非凡,却还不是最令人称奇的事情。
这首诗作不仅是为了让人欣赏而刻在石上,更是因为其中所体现的清廉节操值得人们效仿。
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韩琦所作,名为《次韵和崔公孺国博观新模正献杜公草书》。诗中以“珍藏正献草书诗”开篇,表达了对正献草书的珍视与推崇,继而通过“传诫云来示永贻”,强调了传承的重要性。接着,“几夜风涛偃松柏,半天雷雨起蛟螭”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寓意着艺术创作的激情与力量,同时也暗示了草书的动态美感。“临池学苦应同妙,舞剑功如未是奇”则进一步阐述了学习与实践的重要性,将书法比作临池学书与舞剑,强调了持之以恒的努力与技巧的磨练。最后,“刊石岂徒为世玩,更思清节可师之”表达了对书法作品价值的深刻理解,认为它们不仅供世人欣赏,更蕴含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值得人们学习与效仿。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正献草书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与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文化传承与个人修为的重视。
韩琦
739首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朝中,他运筹帷幄,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在地方,他忠于职守,勤政爱民。是封建社会的官僚楷模,与富弼齐名,并称“富韩”。熙宁八年(1075年),韩琦去世,年六十八。宋神宗为他御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追赠尚书令,谥号“忠献”,配享宋英宗庙庭。宋徽宗时追封魏郡王。韩琦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猜您喜欢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览从兄咸剑池编
宋·宋祁
竞爽吾宗属俊翘,凌云辞气剩飘飘。十年缔思轻伧赋,一骨评风压楚谣。纵玩书窗迷野马,长吟秋社续寒蜩。夫君自有何郎恨,枉使东阳臂肉销。
题阴德记后
元·魏初
不为良相愿为医,落落胸中亦自奇。一片活人心思在,百年名笔有真知。
竹屋为甘钦采秋官尊翁题
明·陈达
结构傍廛市,所居杂喧哗。雕甍连画栋,亹亹皆纷奢。何人数椽与俗异,座接此君引高致。半窗明月鸾尾低,满地东风墨华醉。有时静坐探古书,铿铿玉佩摇琼琚。倏然云散天宇静,筼筜嶰谷俱.....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
魏晋·陶渊明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如梦令
元·谭处端
日用涤除尘垢。擒缚马猿不走。展手向街前,守一不生贪构。贪构。贪构。怎得功成行就。
因海客言勖文士
清·孙元衡
七尺乘时思建勋,偶然失路随人群。有生最乐独良友,与世不死惟高文。楠干始萌裂地骨,鹏雏初奋垂天云。沙虫猿鹤从所化,雌伏雄飞谁与分。
次徐树人七十述原韵(其二)
清·陈维英
和衷平贼檄交飞,宫保奇谋小保威。大树让功韬虎剑,泮林献捷盼鸾旂。东山瓜苦天心转,南国棠甘地脉肥。况掌文衡衡赤崁,冰壶玉尺世间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