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夕
遣
怀
昨
宵
白
露
下
,
秋
气
满
山
城
。
风
劲
衣
巾
脆
,
窗
虚
笔
墨
轻
。
临
书
爱
真
迹
,
避
酒
怕
狂
名
。
祗
拟
随
麋
鹿
,
悠
悠
过
一
生
。
秋日写景
怀情抒情
读书
译文
昨夜白露降落,秋天的气息弥漫了整个山城。
风势强劲,衣襟和巾带随风飘动,发出清脆的声音。书房的窗户空旷,写毛笔字时墨水轻落纸上。
临摹书法作品时我热爱那些真实的笔迹,但害怕因饮酒而闹出狂放不羁的名声。
我只希望像麋鹿一样,悠闲自在地度过这一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态度。首句“昨宵白露下,秋气满山城”设置了整个诗篇的氛围,秋天的寒意和湿润的空气让人感到清凉而又有些萧瑟。其次,“风劲衣巾脆,窗虚笔墨轻”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感觉。这里的“风劲”指的是秋风较为凛冽,而“衣巾脆”形象地表达了寒风中物体变得脆弱,“窗虚”则是说窗户似乎也被秋风穿透,显得空旷而脆弱。至于“笔墨轻”,可能是在描绘诗人书写时的感觉,或许是因为室内外的温差,使得笔触特别轻盈。接下来,“临书爱真迹,避酒怕狂名”显示了诗人的个性和生活态度。他珍视真正的学问与艺术成就(“临书爱真迹”),同时对过度饮酒及可能导致的不良声誉持警惕态度(“避酒怕狂名”)。最后,“祗拟随麋鹿,悠悠过一生”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这里的“麋鹿”常被用来比喻隐逸之士,诗人希望能够像他们一样,远离尘嚣,平静地度过一生。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境界,同时也透露着对自然和生命本真状态的深刻体悟。
姚合
514首
生卒年均,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猜您喜欢
秋日巡山和王君实四首(其二)
元·傅若金
衣冠如雨耀神都,郊甸新凉拂马初。日月近临黄阁贵,风云遥限紫宸居。少陵漫拟陈三赋,司马先能著八书。想见九关严守虎,玉堂金殿最清虚。
长安少年行
金·王郁
新月平康金步莲,青云戚里玉连钱。谁家年少秋风里,梁甫吟成抱剑眠。
秋日园居漫兴(其七)
明·李孙宸
性耽畜画更藏书,购尽奚囊几架馀。何似秋风到庭树,萧然四壁领清虚。
衡州九日诗
南北朝·江总
秋日正凄凄,茅茨复萧瑟。姬人荐初酝,幼子问残疾。园菊抱黄华,庭榴剖珠实。聊以著书情,暂遣他乡日。
閒坐
清·张凤
西风料峭暮云高,松荫苍茫起翠涛。凉月一庭谁共语,纸窗閒坐读《离骚》。
秋日诸友招饮病体未赴(其五)
明·李舜臣
自汉推经术,吾乡未乏儒。俱操金石奏,谁止玉堂趋。带水滋星气,高城表海隅。病夫何所望,公等日亨衢。
荻港舟中
明·吴与弼
寒芦漠漠夜澄澄,云尽霜天月倍明。欲问个中深浅兴,青灯孤映读书声。
和慎思秋日同文馆(其二)
宋·商倚
秋日同文馆,何人独擅场。养莪方在沚,琢玉已成章。笔列千锋阵,庭焚一炷香。得贤从此始,岂特致民康。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