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写物
美食赞美
抒情感怀
读书惜时

译文

海滨的邾莒地区物产丰富,这个家族的珍品尤为出众,是他们的老大。
他们在泉水边、湘江旁宰杀准备佳肴,用姜桂调味后献给尊贵的客人。
看书久了眼睛会感到疲劳,但喝一点酒却能让人从醉意中清醒过来。
你看那些因忧愤而失眠的人,只要能吃到这美味的佳肴,其他任何选择都不重要了。
这与我们的饮食生活不同,即使是在地位低微的厨子手中也不会浪费一点酒肉。
当我以前在馀杭任职时,饭桌上的菜都已经吃得有些厌了,即便是最普通的蔬菜也会变得不新鲜。
来到瑕丘后,我询问当地的鱼菜,但酒宴上却始终找不到令人满意的美食,令人叹息。
我愿意效仿褚公那样不计较财物而慷慨解囊,以免像刘郎那样被鞭打两百下。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胜仲所作的《从人求鳆鱼》。诗中以求觅鳆鱼为引子,描绘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琐事的感慨。首句“海邦邾莒固多品”,诗人开篇即赞美了大海丰富的物产,暗示了鳆鱼的珍贵与难得。接着,“此族称珍乃其伯”进一步强调了鳆鱼在海鲜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沈泉湘瀹付饔宰,姜桂煎调奉佳客”两句,诗人通过描述将鳆鱼烹制的过程,展现了他对美食的精心准备和对客人的尊重。这里不仅体现了烹饪技艺的高超,也体现了主人待客的热情与周到。“视书已觉明病眼,点酒偏能醒醉魄”两句,诗人巧妙地将读书与饮酒联系起来,表达了在忙碌之余享受片刻宁静与放松的渴望。这里的“明病眼”和“醒醉魄”形象地描绘了阅读与饮酒带来的不同感受,既是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接下来,“君看忧愤不眠人,快啖取厌亦何择”两句,诗人通过对比忧愤难眠之人与尽情享受美食者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后者自由洒脱生活方式的向往。这里既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生活的憧憬。最后,“岂如吾曹饮文字,舆台不复沾馀沥”两句,诗人将自己与他人进行了对比,强调了自己更倾向于在文字中寻找乐趣,而非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享受。这反映了诗人对精神世界和文学艺术的深厚兴趣和追求。“昔官馀杭饱下箸,两载杯盘厌凡核”两句,诗人回忆了自己在余杭任职时的饮食经历,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这里通过对比昔日的丰盛与现在的平凡,体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朅来瑕丘问鲑菜,樽俎遍索未云获”两句,诗人来到瑕丘后,询问当地特色菜肴,却未能如愿找到鳆鱼,表达了对美食的执着追求和遗憾之情。“愿从褚公弃千万,免使刘郎鞭二百”两句,诗人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自己愿意放弃财富,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惩罚的愿望。这里既有对个人欲望的反思,也有对道德底线的坚守。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个人欲望的反思以及对道德底线的坚守,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葛胜仲

723首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