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
淘
沙
·
闺
情
四
首
(
其
一
)
何
处
卖
花
声
。
唤
得
愁
生
。
病
中
心
绪
恰
如
酲
。
脉
脉
恹
恹
珊
枕
上
,
过
了
清
明
。
只
是
少
人
行
。
朱
户
常
扃
。
一
春
都
不
问
阴
晴
。
偏
有
多
情
双
燕
子
,
说
向
帘
旌
。
闺怨
情感
节日
清明
春天
写鸟
双燕子
婉约
译文
什么地方传来了卖花的声音,这声音唤起了我心中的忧愁。病中的我,心情就像醉酒未醒一样。
我在珊枕上默默地躺着,病情沉重。清明节就这样过去了,街道上人来人往,但我觉得自己孤身一人,好像没有人陪伴我走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朱红的门户常常紧闭着,整个春天我都无心去问是阴是晴。
只有多情的双燕子在窗前飞来飞去,向我讲述窗边的帘幕和周围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的孤独与愁绪。词中以“何处卖花声”开篇,仿佛远处传来卖花的叫卖声,却勾起了女子内心的愁绪。她病弱的心绪如同未醒酒的状态,慵懒地躺在床上,似乎已经过了清明时节,但街上行人稀少,只有她独自一人。“朱户常扃”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女子所居之处的封闭状态,暗示着她与外界的隔绝。春天的阴晴变化似乎与她无关,她只关注着窗外的双燕,它们的来去似乎成了她情感的寄托。通过双燕的多情,反衬出女子内心的孤寂和对陪伴的渴望。整首词运用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闺中女子在春日里的独特心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有对孤独生活的无奈与哀愁。
猜您喜欢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丑奴儿·春情
清·沈榛
芳菲落尽春将暮,片片飞红。穿透帘栊。几度莺声向晓风。雕栏徒倚情无极,睡眼朦胧。暗锁眉峰。撩乱晴丝拂槛慵。
菩萨蛮·前题
清末近现代初·奭良
春光明媚红窗晓。春风袅娜催啼鸟。灵鹊借填桥。一双金步摇。枣花帘子捲。云想衣裳暖。菱镜被人窥。翠螺深浅眉。
南歌子(其七)
宋·陈克
看月凭肩枨,娇春枕臂眠。不禁花絮夜来寒。帐底浓香残梦、更缠绵。起晚笼莺怪,妆迟绣伴牵。声声催唤药栏边。整髻收裙无力、上秋千。
菩萨蛮(其二)
宋·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玉漏迟·记红桥故人春游
明·林鸿
惊鸦翻暗叶,桐花坠露,曲房新晓。蜡炬香笼准备,惜花起早。翠沼凝脂冰活,呵素手、衬妆初了。香径小。水溶溶,波暖正宜临眺。谁信造物无私,偏付与容华,称颦宜笑。更放花朝,日日霁.....
菩萨蛮·无题八首(其七)
明末清初·尤侗
花台日暮莺辞去,暖风吹散胭脂雨。春困晚梳头,珠帘不上钩。乱红随地扫,又见宜男草。半醉倚残妆,花间待阮郎。
和内兄金士廉清明日答张应辰见过(其一)
明·管讷
雨晴江路少尘沙,有客寻春到水涯。风细游丝低著草,日斜归鸟乱穿花。青山几处无新冢,乔木何人是故家。倩得盘游春髻子,东风日日好将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