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写景
咏物
怀古
抒情
哲理
赞美
动物
山水
边塞
场景

译文

翻译:您的随从骑的是五匹马中的一匹叫骢的马,它一来到这里,名声立刻远扬。
翻译:这匹马在奔跑时,像飞电在云中穿梭,它站立时的姿态无比潇洒。它的威武气息犹如天上的门扉——阊阖——周围吹来的长风。
翻译:它的肌肉和毛发都显得非常健壮,身上斑驳的皮毛在行动中好像串串连钱币一般起伏跳跃。它是来自大宛国的大宛马,戴着的饰物更是精细、华丽。
翻译:对于这样优秀的马儿,我们不必感叹和惋惜。自古以来,有才华的人或物往往难以被重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五马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马匹的动态与神韵。"使君五马一马骢"开篇即点明主题,"五马"是古代官职的象征,"一马骢"则具体指其中一匹马,形象地描绘出画面中马匹的种类与特征。"声价歘然来向东"一句,不仅描绘了马匹的动态,也隐喻了其主人或画作的影响力迅速向东方扩散。接下来的"飞电流云绝潇洒,迥立阊阖生长风",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将马匹的奔跑比作流动的云彩,展现出其速度与轻盈。"迥立阊阖生长风"则进一步强调了马匹在画面中的独立姿态与力量感,仿佛能生出一股长风,充满了动感与气势。"肉鬉磊块连钱动,大宛立仗青丝鞚"两句,细致描绘了马匹的外貌特征,"肉鬉"形容鬃毛丰满,"磊块"形容肌肉饱满,"连钱动"则描绘了马蹄的动作,整体营造出一种威武雄壮的形象。"大宛立仗青丝鞚"则点明了马匹的品种与装饰,"大宛"是中国古代对西域良马产地的称谓,"青丝鞚"则是马鞭的描述,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细节与真实感。最后的"不须对此成叹嗟,古来才大难为用",表达了对马匹(或画作)虽有非凡之才却难以得到充分施展的感慨,蕴含着深沉的历史与人生哲思。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巧妙的比喻,成功地再现了五马图的风采,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于人才与机遇关系的思考。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