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写景
山水
月夜
钟声
松露
场景

译文

岩壁上吐露出月光,高雅的言论在支公的房中回荡。
松露滴落在台阶上发出声响,荷花散发出的香气在水中荡漾。
钟声回荡在上界寂静之地,鹤的梦境在广阔的天际里遨游。
觉醒后听到清脆的诵经声,让人的心境更为平静淡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慈恩寺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超脱之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月光、松露、荷风、钟声、鹤梦等自然元素与寺庙的氛围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首句“东岩吐月光”,以“吐”字生动地展现了月光从东岩缓缓洒落的情景,为整幅画面铺垫了柔和而神秘的背景。接下来,“高论支公房”一句,既点明了地点——慈恩寺内的一间高雅的房间,也暗示了与高僧支遁有关的历史渊源,增添了诗的深邃感。“松露滴阶响,荷风度水香”两句,通过听觉和嗅觉的双重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纯净。松露滴落在台阶上的声音,以及荷风带来的阵阵香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钟声上界静,鹤梦寥天长”则将视线引向更深远的空间,钟声悠扬,仿佛穿越了尘世的喧嚣,直达宁静的上界;而鹤梦则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超脱,它们在辽阔的天空中翱翔,远离尘世的束缚。最后,“觉后闻清梵,弥令心境忘”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感悟。在梦醒之后,听到清越的梵音,心灵得到了洗涤与净化,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文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繁华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的决心。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西樵作(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多雨天湖决,鱼飞下碧峰。船浮山口石,罾挂市门松。瀑布添无数,梅花积几重。行行溪路暝,催客一声钟。
闻笛
唐·赵嘏
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宫词(其十六)
明·张凤翔
禁柳春深草色新,杨花飞趁扑虫人。君王殿上宣名字,旋绾颓鸦抹绛唇。
江行俳体十二首(其八)
明·钟惺
小聚星晨屡断连,山椒一缕露人烟。土音偏不移鸡犬,市暨通行杂钞钱。泽国火耕兼水耨,霜林枣地接枫天。时艰夜禁明书楔,拨剌更更响钓船。
姑苏杨柳枝词(其六)
明末清初·屈大均
露咽烟啼总不明,飞花如送复如迎。长条不忍轻攀折,为尔临风最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