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使
怀
怀旧抒情
赠别
友情
写人
抒情
哲理
赞颂
思乡之情
秋节情怀
送别
怀念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奉赠萧二十使君》。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艰难时世的共同体验。“惜在严公幕,俱为蜀使臣。”开篇即点明诗人与受赠者同在严公幕下,都是前往蜀地的使臣。这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境和主题。接下来,“艰危参大府,前后间清尘。起草鸣先路,乘槎动要津。”描述了他们共同面对的困难和险阻,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彼此之间相互支持和鼓励的情景。“王凫聊暂出,萧雉只相驯。终始任安义,荒芜孟母邻。”这里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的情谊,如同王凫(一种鸟类)偶尔飞出,又如萧雉(一种鹰类)之间的和睦关系,表达了他们之间坚定的信任和亲密无间的情感。“联翩匍匐礼,意气死生亲。张老存家事,嵇康有故人。”诗中还提到了对友人的礼遇,以及对共同经历的回忆和珍视,这些都是加深彼此情谊的重要因素。“食恩惭卤莽,镂骨抱酸辛。巢许山林志,夔龙廊庙珍。”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以及他们共同承担的艰难困苦和坚守的理想信念。“鹏图乃矫翼,熊轼且移轮。磊落衣冠地,苍茫土木身。”这几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志向远大,以及他们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埙篪鸣自合,金石莹逾新。重忆罗江外,同游锦水滨。”这里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希望这种情谊能够如同金石般坚固长存。“结欢随过隙,怀旧益沾巾。旷绝含香舍,稽留伏枕辰。”诗人通过这些句子表达了与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共同经历的珍惜,以及希望这种情谊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停骖双阙早,回雁五湖春。不达长卿病, 从来原宪贫。”最后几句则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以及对共同命运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艰难时世的描绘和对友谊的颂扬,表达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这是一首充满了情谊与理想的佳作。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赠薛播州诗(其六)
隋·杨素
自余历端揆,缉熙恧时彦。及尔陪帷幄,出纳先天眷。高调发清音,缛藻流馀绚。或如彼金玉,岁暮无凋变。余松待尔心,尔筠留我箭。
沁园春·寄赠周秉庵,兼呈令弟清志
清·陆震
梅萼将开,十月之交,君四十辰。记春残密属,无辞丽制,秋深急索,为近佳辰。蘸墨裁题,含毫又废,酬应于今懒绝伦。终难却,念故人情重,未许逡巡。东亭作客多春。感先世、论交谊最真.....
赠轩辕先生
唐·贯休
曾亲文景上金銮,语共容城语一般。久向红霞居不出,若非清世见应难。满炉药熟分仙尽,几局棋终看海乾。略问先生真甲子,只言弟子是刘安。
别平一师
唐·张说
王子不事俗,高驾眇难追。茅土非屑盼,倾城无乐资。宴坐深林中,三世同一时。皎皎独往心,不为尘网欺。朅来已复去,今去何来思。回首谢同行,勤会安请期。
次韵奉于先生
明·胡居仁
事道拳拳数梦周,好将仁义作居由。他年慰满苍生望,野服黄冠任退休。
寿陈唯生表弟五十(其三)
清·祝书根
文场战后旧知名,此日新醅介寿情。三党星觇奎井朗,千秋风挹蕨薇青。称诗未必输高适,了愿终须学向平。五十悬车前约在,故园杖履伫偕行。
赠赵师秀
宋·徐玑
游宦归来隔几春,清羸还是旧时身。养成心性方能静,化得妻儿不说贫。竹长新阴深似洞,梅添怪相老于人。亦知曾见高人了,近作文章气力匀。
六月晦送孙少刘
宋·张九成
三年相处如弟兄,他时当以名节称。文章烂若蜀江锦,行义清胜万壑冰。龟山先生今往矣,我于吾子见典型。青衫半百官岭下,众论称屈气甚平。乃知胸中万钧重,此外真成一发轻。道如未央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