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
孟
人
物
无
重
轻
,
庙
朝
有
失
得
。
世
平
徒
匹
夫
,
时
摇
一
敌
国
。
奸
雄
望
风
尘
,
冠
剑
动
惭
色
。
治
庭
不
论
功
,
声
名
辉
典
策
。
人物咏史
抒情言志
哲理
译文
人没有谁轻谁重之分,但在朝廷的得失上却有所不同。
即使世道平静,普通人也有时候能抵挡一个国家。
奸雄畏惧风尘的威势,名贵的冠剑在面对时也会显得惭愧。
在治理朝政时不注重功绩,而是通过显赫的声名来记录在策典之中。
赏析
此诗《剧孟》由宋代诗人张方平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剧孟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地位与时代背景的深刻洞察。首句“人物无重轻,庙朝有失得”,开篇即点明了人物在历史中的地位并非固定不变,庙堂之上对人物的评价和使用,往往取决于特定的时代需求与政治考量。这句诗揭示了历史人物价值的相对性和时代性。接着,“世平徒匹夫,时摇一敌国”进一步阐述了在不同环境下,个人能力与影响力的差异。在和平时期,即使是普通百姓也可能因为时局的变化而成为影响国家命运的关键力量。这反映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偶然性。“奸雄望风尘,冠剑动惭色”则将目光转向了那些在乱世中崛起的奸雄。他们如同风尘中的闪电,不仅能够引起周围人的震惊,甚至可能动摇整个朝廷的威严。这里的“冠剑动惭色”形象地描绘了在这些奸雄面前,即便是身着冠剑的朝廷官员也会感到羞愧和无力,突显了奸雄在乱世中的强大影响力。最后,“治庭不论功,声名辉典策”总结了历史对于人物评价的独特视角。在治理国家的殿堂上,功过是非往往不被单纯论断,而是通过历史的长河,让后人评判其功绩与名声,使之成为典籍中的光辉篇章。这句诗体现了历史评价的深远与客观,以及对人物贡献的长久铭记。综上所述,《剧孟》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与影响,以及对历史评价的独特见解,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昨与镇守总戎诸公访学士倪先生言及被诬往事诸公为之一嘅因奉近体一诗慰之
明·韩雍
欲将直道塞权门,岂意豺狼即噬吞。白璧苍蝇虽少玷,皇天后土也知冤。风霜正是成高节,日月终须照覆盆。善恶于今报尤速,好开怀抱迓殊恩。
次韵胡次鱼送欧阳景苏镇州教授
宋·王庭圭
往昔逢君最妙年,朱霞天半已轩轩。论文岂是无张说,取友何期得邴原。谈笑坐轻千叠嶂,吹嘘谁送九重阍。不应海峤能留滞,早晚公车采至言。
拟庞居士诗
宋·晁迥
人爱贵而富,我爱白而虚。富贵荣辱会,虚白吉祥居。
杂兴(其九)
明·邱云霄
侧观阴阳秘,屈信理相干。绵绵递灵化,感应固无端。日燠继以阴,急流生回澜。时至拙为巧,数穷贤亦难。达人贵顺动,直当生死关。
放歌行
唐·孟云卿
吾观天地图,世界亦可小。落落大海中,飘浮数洲岛。贤愚与蚁虱,一种同草草。地脉日夜流,天衣有时扫。东山谒居士,了我生死道。目见难噬脐,心通可亲脑。轩皇竟磨灭,周孔亦衰老。永.....
虞知府生日
宋·魏了翁
皇天覆后土,藐然吾一身。职职万同宇,何所非吾仁。人惟不自信,私意横纷纶。君侯览厥初,浑浑川无津。百家之精粹,六艺之芳醇。挹之未厌斁,欲以警此民。天机行日月,大戒明君臣。一.....
偈颂七十六首(其二十一)
宋·释师范
倾盖相逢,已成多事。侧鞭回首,早涉繁词。
初退黄龙院作
宋·释祖心
不住唐朝寺,闲为宋地僧。生涯三事衲,故旧一枝藤。乞食随缘过,逢山任意登。相逢莫相笑,不是岭南能。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