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
落
(
其
二
)
一
夕
江
枫
树
,
清
霜
叶
叶
流
。
红
令
秋
有
色
,
黄
使
客
多
愁
。
鸿
雁
又
将
至
,
菰
蒋
何
处
求
。
无
归
当
岁
暮
,
不
忍
写
离
忧
。
写景·秋景
抒情·离别
情感·思乡
节气·秋
译文
译文:在江边的一夜,风中摇曳的枫树,叶子被清霜所覆盖,显得更加鲜明。
译文:红色的枫叶让秋天更加色彩斑斓,而黄色的落叶则让人心生忧愁。
译文:大雁又要飞来,但我在哪里可以找到像菰蒋那样的朋友呢?
译文:在这个岁末之际,我无家可归,不忍心写下这份离别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名为《摇落(其二)》,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深秋时节江边枫树的景象,通过枫叶的色彩变化,表达了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之美与人之愁绪。首句“一夕江枫树,清霜叶叶流”,描绘了一幅夜晚江边枫树被清霜覆盖的画面,枫叶如同流动的色彩,渲染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美的氛围。接下来,“红令秋有色,黄使客多愁”两句,以红叶和黄叶象征秋天的色彩,同时也暗示着旅人的愁绪,红叶的鲜艳与黄叶的凋零,映射出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鸿雁又将至,菰蒋何处求”则进一步深化了季节变换的主题,鸿雁南飞,菰蒋(一种水生植物)在何处寻觅,暗含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最后,“无归当岁暮,不忍写离忧”表达了诗人面对岁末将至,无法归乡的无奈与不舍,以及对离别之苦的深深忧虑。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季节更替以及人世沧桑的独特感悟。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谒金门
宋·郑觉斋
秋夜永。叶叶梧桐霜冷。皓月窥人深院静。孤鸿窗外影。情是相思深井。恩是相思修绠。别后信音浑不定。银瓶何处引。
秋声八咏用杜公部秋兴八首韵
清·徐宗干
昨夜凉飙动远林,捣衣窗外气森森。临风净拭添泉水,对月低舂隔树阴。千里征人能入耳,三秋少妇早关心。虫鸣四壁浑如语,刀尺装绵付藁砧。
蝶恋花·秋衾
清·周贻繁
红隐芙蓉香欲透。叠处层层,巧制夸金绣。薄薄吴棉轻里就。嫩寒恰称清秋候。小病连朝如殢酒。攲枕相依,蝶梦伶俜瘦。记得残春风雨后。惜花长是抛难骤。
庭院深深·晚秋月夜
清·张令仪
树残不碍当楼月,清光直射疏帘。霜风落叶报秋严。都将愁思,催上两眉尖。时节不怜衣袖薄,峭寒偏向人添。栖乌侧侧绕穷檐。高枝宿尽,啼煞夜如年。
秋景·乞巧文
宋末元初·刘辰翁
能拙吾无比,高灵昔有闻。不知天下巧,乞以世间文。果列空庭露,香浮入汉云。天孙何冉冉,柳子盖云云。有说能要我,无才可赠君。绛衣持节后,穷达竟何分。
表臣以阻水见勉次其韵
宋·梅尧臣
野叟津难问,贤人酒不空。行吟同去国,退翼欲乘风。忧已先天下,穷方坐井中。予生一如此,安得免衰翁。
秋日宜都道中
元·耶律铸
采莲歌断木兰舟,万里长风入戍楼。灵凤不来青鸟去,陇头江月可怜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