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
洲
观
绯
桃
简
李
璧
山
二
首
(
其
二
)
春
园
力
倦
对
春
华
,
不
独
绯
桃
满
树
花
。
溪
老
绕
林
求
木
耳
,
山
僧
挈
笼
馈
茶
芽
。
交
垂
碧
草
鸥
前
业
,
隔
断
黄
尘
世
上
家
。
未
见
鸣
雷
回
蛰
候
,
已
闻
新
水
斗
轻
蛙
。
写景
春天
桃花
怀古
情景交融
感叹节候变化
赞颂春日佳景
描述野外情景
生活景象
译文
在春日里,园中的景色已经让人感到疲倦,但眼前却依旧是满树盛开的桃花。
溪边的老人环绕着树林寻找木耳,山里的僧人则提着笼子去采摘新鲜的茶芽。
翠绿的草地是鸥鸟的栖息地,也是他们的职业所在;而那隔断了尘世的繁华,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家。
还没有听到春雷唤醒冬眠的生物,但已经听到新水在斗蛙之间激起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园中的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里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首句“春园力倦对春华”,描绘了诗人疲倦地面对着春天的繁华景象,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接着,“不独绯桃满树花”一句,点出了绯桃盛开的美景,但又强调了不仅仅是绯桃,整个春天都充满了生机与色彩。“溪老绕林求木耳,山僧挈笼馈茶芽”两句,通过描写老人在林间寻找木耳和和尚赠送茶芽的情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交垂碧草鸥前业,隔断黄尘世上家”则将视线转向广阔的天地,碧草之上,鸥鸟自由飞翔,与世隔绝的宁静生活与忙碌尘世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未见鸣雷回蛰候,已闻新水斗轻蛙”两句,以雷声未至而蛙声先闻的自然现象,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预示着新的开始与希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猜您喜欢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鹊踏花翻·花朝行玉峰道中用蝶庵词韵
清·陈维崧
柔浪如酥,遥峰欲笑,樯乌阵阵迎人话。说道今日花朝,此去包山,歌台砌满苔钱罅。玉箫金管劝东风,嫣红艳紫须迟卸。频讶。往事酒边灯下。铜扉记隔秋千榭。每到丁字帘前,群芳生日,昵.....
藻鉴堂得句
清·爱新觉罗·弘历
昆明春水潋烟光,沿泛因之藻鉴堂。表里湖山归静照,高低桃柳总清扬。羲经趣寄对时茂,楚颂词多称物芳。若傍竹林寻晋逸,山公启事缅怀长。
过废江宁县
唐·罗隐
县前水色细鳞鳞,一为夫君吊水滨。漫把文章矜后代,可知荣贵是他人。莺偷旧韵还成曲,草赖馀吟尽解春。我亦有心无处说,等闲停棹似迷津。
德兴山中(其四)
明·郭奎
我爱刘郎俊有才,镜湖流水接天台。明年二月桃花发,仪凤和鸾出洞来。
西湖八绝句(其一)
清·柳是
垂杨小院绣帘东,莺阁残枝未思逢。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杏花天
清·陆求可
迎春帘幕重重晓。乍扑面、东风寒峭。霜花雪树关山道。转眼王孙芳草。园林里、新莺小小。屋角外、游丝袅袅。红楼从此风光好。齐约秋千会早。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