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
居
十
咏
(
其
三
)
焚
香
博
山
爇
沉
水
,
矮
屋
笼
高
烟
。
枯
木
发
光
怪
,
寒
灰
待
火
传
。
众
芳
閒
里
过
,
一
味
静
中
禅
。
空
印
真
消
息
,
深
宵
坐
默
然
。
咏物
抒情
写景
冬天
坐禅
焚香
写室内活动
闲居
译文
在博山炉中点燃沉香木,烟雾从低矮的房屋中升起,笼罩着高高的炊烟。
枯木中发出奇怪的光芒,等待着火种的传递才能再次燃烧。
在群花闲谈的世界里,一种宁静中的禅意正在流传。
深深印刻着真实的信息,深夜里独自静坐,默不作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闲居时焚香的场景与心境,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首句“博山爇沉水”,以博山形容香炉之大,沉水则是香料名,暗示焚香的仪式感与香气的浓郁。次句“矮屋笼高烟”,矮屋与高烟形成对比,烟雾缭绕,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环境。接着,“枯木发光怪,寒灰待火传”两句,通过枯木与寒灰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静谧与等待的意境,仿佛在暗示着某种内在的生命力与希望。“众芳閒里过,一味静中禅”则将自然界的美好与内心的平静联系起来,众芳虽过,但内心保持宁静,如同在禅定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最后,“空印真消息,深宵坐默然”表达了作者在深夜的寂静中,通过焚香这一行为,似乎与宇宙间某种真理或智慧产生了共鸣,达到了心灵的深度契合与理解。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象征性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在闲居生活中对自然、对内心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静谧中寻求精神寄托与自我超越的追求。
猜您喜欢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雪中登楼望湖上诸作(其七)
明·刘泰
白战诗成砚己冰,案头饥鼠乱窥灯。支离瘦影跏趺坐,好是人间戴发僧。
车过武胜关雪中购得兰数本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车行楚豫交,蜿蜒入山腹。矫首望雄关,势绝天地蹙。一脊界江河,向背异寒燠。雪峰袭云衣,漠漠烟生玉。涛凝叠嶂松,翠压一涧竹。峥嵘幻冰花,僵踣慨众木。野人市修兰,仓卒得一束。坚.....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
禁城雪霁望西山
明·蒋山卿
积雪带回岭,素华丽高阙。玉掌对嵯峨,珠栊共鲜洁。振风向林杪,哀鸟下城堞。徘徊英英云,掩映纤纤月。幽赏虑自澄,旷望情弥惬。虽异梁园游,行吟良未辍。
冬至
宋·陆游
岁月难禁节物催,天涯回首意悲哀。十年人向三巴老,一夜阳从九地来。上马出门愁敛版,还家留客强传杯。探春漫道江梅早,盘里酥花也斗开。
冬日临昆明池
隋末唐初·李世民
石鲸分玉溜,劫烬隐平沙。柳影冰无叶,梅心冻有花。寒野凝朝雾,霜天散夕霞。欢情犹未极,落景遽西斜。
题崔原亭竹深处予家有竹数竿人号曰居竹轩原亭城西别墅有竹亦数竿则又号之曰竹深处予与崔君通家来往所好相同故及之
元·成廷圭
居竹轩中也自宽,不愁无地著琅玕。文公胸次空千亩,李洞门前只一竿。天与老夫医恶俗,日凭童子报平安。崔家别墅尤高致,迟子归来守岁寒。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