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
阿
钟
觅
字
与
诗
阿
钟
五
岁
已
大
奇
,
从
我
觅
字
与
觅
诗
。
栗
梨
不
爱
爱
纸
笔
,
此
意
岂
是
寻
常
儿
。
吟
诗
写
字
非
难
事
,
字
画
是
心
诗
是
志
。
器
量
充
周
志
气
宏
,
劲
笔
雄
辞
皆
极
致
。
吾
家
鼻
祖
丰
城
公
,
庭
叱
百
万
无
虓
雄
。
子
孙
世
袭
节
义
风
,
流
传
直
至
江
西
翁
。
江
西
夫
子
今
希
有
,
四
经
七
举
为
龙
首
。
不
作
孙
弘
曲
学
儒
,
文
章
只
是
宗
元
祐
。
祖
宗
积
善
源
深
长
,
争
奇
竞
秀
生
诸
郎
。
诸
郎
更
有
如
钟
者
,
引
领
丹
山
群
凤
凰
。
晓
窗
读
书
肯
至
午
,
夜
灯
琅
琅
明
月
庑
。
只
今
小
年
已
勤
苦
,
从
此
读
书
到
十
五
。
贯
经
穿
史
包
今
古
,
雪
坡
痴
叔
未
足
多
。
十
驽
骥
子
一
跃
过
,
河
南
晁
氏
曾
有
样
。
二
十
子
弟
俱
高
科
,
汝
今
群
从
多
兄
弟
。
勋
业
相
期
各
如
意
,
家
塾
相
师
学
圣
贤
。
庙
堂
再
拜
传
忠
义
,
羲
献
帖
,
李
杜
诗
,
遗
踪
虽
在
不
必
追
。
请
赓
庆
历
徂
徕
颂
,
更
立
中
兴
浯
水
碑
。
亲情
教育
怀古
读书励志
赞美
期望
励志
勉励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姚勉所作的《侄阿钟觅字与诗》,通过对侄子阿钟早慧好学的描绘,展现了家族的书香门第和对后代教育的重视。诗中提到阿钟五岁时就显示出非凡的才智,不仅热爱书法和诗歌,而且有超出常人的毅力和志向。诗人以自家鼻祖的英勇事迹为榜样,鼓励阿钟继承家族的节义传统,勤奋读书,期望他能像晁氏子弟一样成就非凡。诗中还提及了家族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对阿钟未来学业的期待,希望他能够广泛涉猎经史,超越前辈。诗人鼓励阿钟不仅要追求个人成就,还要效仿圣贤,忠义为本,传承家族精神。最后,诗人寄望阿钟能写出媲美庆历徂徕颂的佳作,并树立中兴的功绩碑文。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是对侄子的赞扬,也是对家族未来的期许,体现了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和诗书传家的价值观。
姚勉
539首
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成一,、飞卿。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猜您喜欢
题成趣轩
元·李士瞻
小小蔬园半亩畦,涉能成趣路成蹊。呼儿灌溉汲石井,留客待烹啼竹鸡。子荆居室称苟美,管宁锄金恒不迷。华构相承期勿坠,今人应与古人齐。
琅琊义学联
清·李彦章
地称齐鲁遗风,向四览寻源,略仿古时州有序;我劝师儒设教,视三年敬业,要求初学德之门。
次韵韩伯清访句曲外史
元·陈旅
苕霅归来俗事稀,偶然携客款郊扉。渚霞落碗松花熟,溪雨登柈石菌肥。薄宦不閒惭折简,高人相见定披衣。平生愿究中黄秘,安得茅君指化机。
竹屋为甘钦采秋官尊翁题
明·陈达
结构傍廛市,所居杂喧哗。雕甍连画栋,亹亹皆纷奢。何人数椽与俗异,座接此君引高致。半窗明月鸾尾低,满地东风墨华醉。有时静坐探古书,铿铿玉佩摇琼琚。倏然云散天宇静,筼筜嶰谷俱.....
送弟赴省
宋·萧崱
河南萧氏粲文物,鹤在九皋无数鸣。小山羽翮日绚练,胆气也作虹霓横。挂冠亭后冷如水,旧毡半是蛛丝萦。恩袍谩官直斋老,书院误身吟院兄。凤楼好手乃有弟,铁声铮铮亦妙器。乡里浪传轻.....
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
唐·张九龄
昔岁尝陈力,中年退屏居。承颜方弄鸟,放性或观鱼。曾是安疵拙,诚非议卷舒。林园事益简,烟月赏恒馀。不意栖愚谷,无阶奉诏书。湛恩均大造,弱植愧空虚。肃命趋仙阙,侨装抚传车。念.....
湖南学使院联
清·吴省兰
畏简书并畏人言,常以无欺盟夙夜;正文风先正士习,惟将有耻勖胶庠。
与帅干架阁宗叔
宋·赵孟坚
曾闻老吏说先猷,咳唾珠玑下笔遒。大器莫为时所用,高科还有子能收。相逢禹会嗟何晚,薄可郊寒匪暗投。珍重斯文肯勉力,清朝坟典要人修。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